美文网首页
家庭中男女的宿命论

家庭中男女的宿命论

作者: lhw8432037 | 来源:发表于2016-12-23 02:30 被阅读26次
图片1.jpg

今天,我偶然间听到罗辑思维的一段话,在分析游戏,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我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禁心中涌起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触。
以前,我在思考为什么游戏比学习更有吸引力的时候,反复想过为什么游戏的吸引力的根源,得出来些结论,可惜无法验证自己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结论不知道正确,就无法验证自己的思考深度。思考的结果,虽然自认站得住脚,却与人说之时,难免有些忐忑,唯恐别人戳穿了自己的思考的浅薄。

当然,老罗的思考更广,我与之切合的结论只是他庞大结构中的一小部分,如同一盆水与一湖水的差异。

但,我也知足了。

而且,还有其他的收获。如同考试,大家做同一道题,我得了3分,学霸得了5分,拿来试卷一看,哦,原来学霸是这么这么做的,答案的不同更显示出其中的思维上的差异,从而反思出自己思考方法的局限性,有了对比,才更加深刻。

罗胖的逻辑方式一般是由事件开讲,发现问题,开始往明白了弄。首先弄清楚来是从何而来,一般会从人类的进化史、政治经济发展史方面入手,然后再讲去往何处去,再讲讲怎么办,往往难以尽善尽美,留下思考就结尾。

今天,就借用这个思考结构,来解析一件事情: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宿命。

图片2.jpg

有一本书叫《一句顶一万句》,是刘大家所写,可惜我只看过简介,从书的简介知道,夫妻两人结婚久了,就感觉无话可说,于是各自么蛾子,写成了文字就成了一本书。

今天不是讲这本书,只是把书作为一个引子,是讲这个现象,为什么一句顶一万句?为什么生活久了,就无话可说了?这种现象为什么广泛存在于家庭之中?

先从人还未进入文明之前,奔跑在荒原、丛林之中的时候说起。那时男人负责警惕与战斗,女人负责防御与养育,由此分出两种不同的处理模式:男人应激反应一定要迅速,比如草丛里跳出一只狼,男人就得立刻判断是逃还是战,电光火石之间,就要做出判断进入执行,这样才有可能存活。

但问题来了,这样做出的判断不一定是对的。简单地说,男人一般都是先做之后再说,成就成了,不成就再补漏洞。

女人则不同。养育孩子、处置猎物、制造工具,一般不需要立刻判断,马上行动,可以有时间缓冲来想,如何做得更好。简单地说,女人就是想好了再做。

每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问题,我都有点无奈,原始人的行动模式形成了本能,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 丢不掉甩不开,很多时候,只能苦笑。

想想也正常,目前人类能发现数百万年前的祖先化石,而人类真正开始进化成现代人,也最多是区区一万年,原祖的行为模式经数百万年的累积,怎么可能用一万年就清除干净?

到了现代,男人的快与女人的慢形成的差异,就成了许多许多矛盾的发源地。比如家里的玻璃碎了,男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保证不出危险,就拿出胶带先把碎裂却没有掉落的玻璃先粘上,边粘还边想,当年地震的教育还是有用处呀。

而女人就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想法渐渐明确,一定要换,不好看,不完美,不安全。于是等男人粘完之后就觉得这件事儿已经做完了,接下来,换不换,什么时间换就另外一个问题了。

此时,女人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换。这个快慢的时间差,造成的结果就是,男人觉得刚做好,就要换,那是不是觉得这件事,根本不值得做?还是没有做对?开始觉得沮丧。

女人呢?看到男人的样子,就觉得这么完美而且好理解的事情,你还在犹豫?你是想糊弄过去敷衍了事?于是各自就有了怨气,误解的种子瞬间开始发芽。

另外,人类还有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要求行动要有反馈。罗胖在节目里说,游戏的魅力之源,就是在于有即时反馈,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观点。如果没有即时反馈的事情,立刻变得枯燥。比如学习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一个反馈,而游戏在分秒间就会有反馈,两者哪一个更吸引人,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么。

同样有家庭生活中,做清洁、做饭、做饭,都是需要一个反馈的。而是否给出反馈也是维持家庭关系的重要一环,而更重要的是,给出怎么样的反馈,同样重要的是对方是否接收到反馈。

男人和女人由不熟悉到组成家庭,由爱情转变成亲情,越来越习惯于对方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习惯了存在,从而触发了人类的另外一种行动模式,这也是进化的结果,就是对于熟悉的环境就熟视无睹,更关注于产生变化的东西。只是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对于熟悉的环境,人不容易发出反馈,可以相像一下,自己住进一所新房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到处都不一样、到处都新奇,那种奇妙的心情为什么没有可能保持一年、半年、甚至三个月?就是因为不熟悉的时候,到处都是反馈,给大脑足够的刺激,熟悉之后,习惯了见到的反馈形成不了刺激,就不会输出反馈。

熟悉等于不输出反馈,而人的生存又必然有反馈,你不觉得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吗?

是呀,人很多时候就是在矛盾在挣扎呀。

理解这一层,理性的人开始知道给出反馈,你认为就结束了吗?还早得很咧。接下来这个问题就是快与慢的问题。

好,现在男人现在开始给反馈,按男人做事的原祖潜意识,做就快做,看到就发出一个信号,结果女人那边也是原祖潜意识模式,接到要缓冲一会,结果一干扰,等于没有接收到,最终的感觉就是无反馈。一而再,再而三,泥人儿也得有个土性儿,于是矛盾出现。

还有一种更显性和更重要的问题,是给出什么样的反馈。

我见过两对完全不对的夫妻,年纪都很大了。一对儿是女人总是在说男人这不对,那不对,聊天的内容也是以男人的失误和笑话为主。而另外一对老夫妻,男人简直就是一个不老玩童,作为爷爷辈儿还可以和小朋友一块儿踢毽子,而他在折腾的时候,老伴儿就在不远处,笑吟吟地看着他胡闹。

国外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的男人在退休之后,视力和听觉会迅速下降,其中听觉下降最明显,而原因竟然是主动退化,为得就是不愿听女人的唠叨,对于这种神话一般的新闻,真不知道该不该信。而眼睁睁地看到这两对夫妻之间的对比,我竟然动摇了,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呀。

接下来,怎么办?

图片3.jpg

说实话,我也没有想明白到底该怎么办。不过能分析到这问题的根源,解决的办法也就离得不远了。就像黑暗中的一点火光,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其中的关键是在实践中,经常地思考与反省必不可少,明白自己有”原祖动物性“时刻潜伏在意识中,这叫”潜意识“。

还是伟人说得对,”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个斗争就是人自己的理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对抗,自古多少圣人都在为这个话题,穷尽了脑力去思考,耗尽了生命去求索,这个大话题水太深,先圣大贤都未必能思考清楚,我凡人一枚自然不敢置喙。只有维持着这火光不能让它熄灭,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最终总会在这个天人交战的迷宫之中,找到一个出口。

相关文章

  • 家庭中男女的宿命论

    今天,我偶然间听到罗辑思维的一段话,在分析游戏,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我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禁心中涌起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

  • 关于缘分

    知心姐姐又要附体了,继续上次的话题。对于处于纠缠中的男女,似乎爱与不爱都很难,于是又开始宿命论,去怪罪所谓的缘分。...

  • 能够为爱按下重启键的满意人生——浅谈《罗拉快跑》

    ≮宿命论≯ 在谈《罗拉快跑》之前,我想先说有关宿命论的几个要点。宿命论,人类因为经历而感受到的天意与人生命运之间牵...

  • 你相信宿命论还是因果论

    无论宿命论还是因果论,我相信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宿命论 宿命论的观念十分普遍。不论古今中外,人们都不断...

  • 《饮食男女》:一个单亲家庭中的爱欲纠结

    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短短两个小时的戏,用一个单亲家庭中的爱欲纠结,道出了人之大欲。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

  • 我所认同的婚姻观

    现在都追求男女平等,那么在婚姻这件事上,也应该得到体现,婚姻应该是男女双方都从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组建一个新的家庭...

  • 003家庭中的男女平等

    为什么周国平的微博被攻击,大抵是因为刚好匹配了最近反对声很高的性别刻板印象吧。 看过一个公益广告是,要求成年演员“...

  • 为什么男人越来越会做饭了?

    家庭中男女分工变得模糊,男性不需要打猎家庭方面可以付出更多 男女平等问题是在当女性进入工厂和男性一样参加工作创造价...

  • 宿命论

    人常说,人不如意的时候,就会变成哲学家。 天气转凉了,葱郁活力的绿色被宿命般地染黄了。心境也变得低沉,...

  • 宿命论?

    我偶尔会想,人的命运多大程度上能自己主宰。 特别是傍晚,当我走在街上,与满身污泥的农民工擦肩而过。我想:他们的命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中男女的宿命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zh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