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作者: 梦泽蒹葭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18:15 被阅读0次

        中国的省份里我挺喜欢福建。在所谓黄与蓝的交响中,福建可算是中国最有海洋文明气质的一个省。中国的地貌从钱塘江口直到珠江口,简言之从宁波到潮汕,都是雷同的地貌。虽然有数条大河入海,却没有形成冲积平原甚至河流三角洲,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从海岸线一直到一定深度的腹地。不仅浙江南部和潮汕可以看作是广义的福建,近几十年来大量国有资本涌入海洋商业文明的另一支主力广东,福建独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鳌头,自发的海洋文明仍在延续。

        崇山峻岭之间的一个个狭小的河谷和盆地,不仅是闽越先民的聚居地,也见证了和躲避战乱的南迁移民的一次次冲突和融合。狭小的耕地注定难以负担越来越多的人口,背井离乡乃至走向大海便是不得已的出路。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希腊的一个个城邦,那是天然的商业文明土壤,探索精神、契约意识伴随着货物跨地区流通的收益生根发芽。不过一个重大的区别是,希腊人面对的是相对风平浪静,后来成了罗马帝国内湖的地中海,而中国的东南沿海面向的却是凶险莫测的大洋。还好,随着中世纪阿拉伯人把海洋贸易由地中海扩展到印度洋,并跨过了马六甲海峡,福建商人们很快搭上了便车。

        在福建旅行,经常能见到规模远较中原地区宏大的家族宗祠。没有离别便没有回归,正如中世纪的教徒在漫长的朝圣之旅中形成了宗教信仰的合力,近代以来的殖民地总督们在不断来往宗主国述职的行程中萌发了民族国家的意识,转徙流离甚至妻离子散的中原人反倒更加渴望家族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尽管血缘宗法纽带渴望得到强化,却无法掩盖失去了土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事实。只有失去才会渴求。

        绥抚八闽,福州长期作为首善之区,全依赖于闽江这条穿越层层屏障、牵引之则动全身的缰绳。中央帝国的权力和闽地自发涌现的民间力量在这里拮抗、博弈、妥协。三坊七巷大宅院之密集全国罕见,游览起来应接不暇。长期甚至一家数代定居于此,朝中显宦或是地方士绅,身份变动不居,本就很难划清界限。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的马鞍山墙,其颇具地方风情的马鞍形曲线隔离出一个个因压抑而具有很高的密度的栖居空间。三坊中的衣锦坊著名的水榭戏台,乃是清道光年间由孙翼谋家族从嘉庆进士郑鹏程(郑孝胥曾祖父)那里购得。中间大厅明三暗五,两旁各由木板隔开成两小间,以避免品级僭越之嫌,堪称这种博弈的一个缩影。

        七巷中的黄巷据说得名于永嘉南渡迁居于此的黄姓家族。巷里著名的小黄楼在清道光年间归于楹联有特殊癖好的名臣梁章钜所有,我以为是三坊七巷中风貌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沈葆桢故居和林则徐之子的宅院相邻,今天仍然有人居住。凡此等等,似乎都和林则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州号称榕城,大榕树独木而成林,成林而独木,老城区的大家族相互联姻,难解难分,几乎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有人说古代的中国只有家族,没有社会,来过三坊七巷,诚非虚言。

        出三坊七巷到相邻的乌山,发现一座非常有趣的亭子,名曰“先薯亭”。原来是为了纪念明万历年间将红薯从菲律宾引入福建的归国华侨陈振龙所建。其时福州大旱,陈振龙将红薯秘密带回并通过福建巡抚金学曾推广种植。有经济史学家说从古至今的世界历史其实只发生过一件大事,工业革命。我以为可以再加上一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布莱内称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发现了外星人,意义才可以与这件大事相比。别的先不提,哥伦布大交换使得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从福建沿海传入中国,直接导致了明清之际人口的剧增。虽然有人认为三者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不高,对此提出质疑,但生命力顽强的红薯、玉米、土豆仿佛人们购买的一种保险,有效解决了先前农业生产中岁有余而月不足的问题。这样看来,先薯亭上的楹联赞陈振龙曰“德配妈祖,功盖神农”,绝非溢美之词。

        然而吊诡的是,人口剧增使得福建山间的小块耕地更加不堪重负,闽人不得不再次掀起背井离乡的热潮。下南洋,闽人所至,一座座妈祖庙拔地而起,取代了家山的宗祠。大范围的互信机制终于冲破了盘根错节的血缘枷锁,信用共享,互通有无,契约精神、平等意识在大海的风涛中羽化而生。在省城福州士宦乡绅的聚居区里,当大家族变得更加盘根错节,继续积压着真正的“社会”的生存空间之时,权力的缝隙甚至真空地带的南洋包括闽海,第一次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西方强势文明的撞击使得民族国家的观念在”天下”一步步形成,山高天子远甚至越出天外的闽人已是相对原子化的个体,自然成了走出中国中世纪的先驱。

        今天漫步在闽南或福州的街头,从博物馆这类文化场所一直逛到路边的菜市场。购物、闲聊甚至问路,随时能感受到福建人那种高度适应商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性格气质。精明练达但言必信行必果,热情但不粘乎,有想法并敢于付诸行动,同时不干涉别人的选择自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项南老先生一直在呼吁为福建的民营经济松绑,闽人血脉中沉淀的气质一旦有了好的机缘,又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今日的福州,除了迷人的亚热带风情,深厚的人文积淀,随时能感受到市民身上洋溢的幸福感。期待有机会再次游览。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游闽漫笔

相关文章

  • 游闽漫笔

    中国的省份里我挺喜欢福建。在所谓黄与蓝的交响中,福建可算是中国最有海洋文明气质的一个省。中国的地貌从钱塘江...

  • 游闽记

    福建内陆山多湖多,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如福建省的德化县。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汉族...

  • 闽流皖游

    游子将攀千山雪, 严翁孜孜慈语金。 万里情思离乡乐, 一日即别几时诀。

  • 亚洲第一沉船潜水—纳闽

    2017-11-13 井爷游天下 纳闽 绝对的高逼格! 绝对的冷门! 绝对有大货! 纳闽:亚庇旁边的安静小岛...

  • 写字

    灯下漫笔

  • 诗三首

    送寂云法师游闽 生涯笠杖觅菩提, 烟霞几番染缁衣。 闽山幽奇多古刹, 内有高僧藏消息。 山中寄德清文友余英溪 山中...

  • 游闽小记 之三

    三、鼓浪屿涛声 下午去鼓浪屿,期待已久。读书时张暴默那首《鼓浪屿之波》就已深入我心。所以到厦门,是一定要...

  • 赣、闽游散记(一)

    (一)赣州古城 2019年11月20日 早晨6点从醴陵乘重庆开往厦门的火车,下午3点...

  • 赣、闽游散记(二)

    (三)永定土楼 2019年11月22日 早8点乘动车从赣州出发,途经于都、瑞金、长汀、冠豸山...

  • 赣.闽游散记(三)

    (六)漳州印象 2019年11月23日下午 从云水谣乘车去南靖县城,准备转火车去漳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闽漫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zx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