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意识和价值观纷纷完成了独立,再聚合的过程后迅速崛起。坚持了几千年的基于血脉、家族式聚合方式正在瓦解崩塌,人们之间开始变成一个基于兴趣,取向而成立的一个个群组,社群。多元的价值观甚至导致两个社群之间都不知道有彼此的存在,每个价值观内的人都在过着他们所坚持的生活,因为那是他们所理解和坚持的生活准则,活着的目的,执拗的觉得活着总得为了点什么。
人生短短数十年,人终将离开这个世界,一想到这里,就感觉到,生活中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不过是一时的纠结,也是在人活着的为数不多的天数中,少了开心的一天,多了体验不好的一天。
和别人聊天时,我经常说起‘格局’一词来,大意是基本所有的事情,从不同的格局角度来看,都将有不同的答案和理解。一个人的看待事情的格局越大,那么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磨难以及一些鸡毛蒜皮,不疼不痒,不使人掉块肉的事情,就会变成另一种理解。
这种理解应该和梁启超的‘不在客观的事,全在主观的心’差不多,甚至和体制考试里涉及到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也差不多。但是终想来,自己对于这样的格局思维的应用也是寥寥。
写这篇文章也是告诉自己,不要迷惘,不要浮躁,也不要恐惧未来,大多数的不适心理体验在除却个体层面后,也是那样的普通和普遍,每个人都在经历,也都在和自己所制造的磨难过不去。
记于毕业半年 2017年1月11日 临沂 晌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