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庸,一直在厚待世人

金庸,一直在厚待世人

作者: 弓长化十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0:29 被阅读0次

有了金庸才有了江湖盛世。

金庸在,我们心安。直到他离开,我们才慌乱起来,他创办的江湖就此独立,没了操办人,不会再增减一分。

金庸走的时候,他的儿子说他很安详。的确,他做完了该做的事,他看我们和江湖相处得很好,没什么放不下的。

功成身退,转身离开。

老爷子厚待了世人,他给我们打造了江湖,一个至情至性至美的理想国。

01

江湖,是永远的理想国


如果金庸不是中国人,没有写出14部会怎么样?不能想象。

有些东西,如果从来没有过,可能也没什么,但一旦存在,你就发现没它不行。

 无论是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还是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剑,老爷子留下14部,你总会看过。要么是书,要么是影视作品。

你也总能找到自己念念不忘的那个,这个人可能是憨厚的郭靖,可能是倜傥的段誉,可能是大义的萧峰,可能是不羁的令狐冲。

可能你会在侨黄蓉身上找到自己的调皮,在小龙女身上找到自己的孤傲,在程灵素树身上看到自己痴绝的心意,在赵敏身上寻见自己爱恨分明的果敢。

江湖里有名有姓的近1500号人,每个都个性鲜明,没有重复。

年轻时候读金庸那是读热血。如果没有江湖,我们那么多的豪情那么多浪漫,何处存放?

中年时候读金庸那是读情怀。那些现实中拼得头破血流的时刻,总会在夜深人静时翻开金庸得到慰寄。毕竟还有那么一个世界可以让我们疗伤,快意恩仇,一切那么纯粹。

在这个江湖里,为了心上人可以突破年龄和位份的悬殊,可以无视世人的眼光;为了大义可以不计个人得失,不论安身立命在哪里;为了朋友可以一诺千金誓死追随,不问值还是不值。

现实中的壁垒让我们难以舒展腰身,只有在那个江湖梦里才可以逍遥自在,像蝴蝶一样轻盈飞。

这个江湖是我们的一部分承载。现实太重,容易把我们压垮,而它是一个港湾,保护着我们心里的一个角落,始终让我们充满了信念。在那个港湾里面,大爱大义、大是大非,都是明确的,不会含糊的。

有人说,读过金庸,就不会糊涂和懦弱。我同意。

只要读过,你心里就会有一个标杆存在。这个标杆会住在你的心里一辈子,他会时不时提醒你什么是潇洒的样子,什么是人生的样子,什么是爱情的样子。

江湖是我们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里,我们时不时过去行走,心里揣着大侠的影子,寻找喜欢的人的样子,背负着情谊,黄昏里和大侠和自己对话。

没有了理想国,我们的物质未必会受影响,但我们的精神永远有空缺。


02

世俗为小,不忍扰江湖

老爷子留给我们的江湖很美,那不是俗人可以建造的。

这个江湖是好作品,而呈现这个作品的人肯定不是凡品。

有人说,金庸应该就是大侠,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本色的作品。

金庸说:大侠为国为民,可以舍弃所有,我做不到,我不是大侠。

 有人说,金庸肯定是快意恩仇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快意恩仇的故事。

事实上,金庸平时并没有快意恩仇过。他女儿说他平日话不多,家里经常来很多的文人雅士,大家讨论金庸作品的情节,他也不怎么加入讨论。

在实际中,他既非一言不合就剑拔出鞘的人,也非遇见喜事而娟狂自傲的人。他就是那个谦谦君子,不温不火,温厚甚至显得木讷的人。这个木讷的人心里有一个大局,他最终用14部把这个局呈现了出来。

有人说金庸肯定逍遥快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逍遥的世界。

以常人的眼光,金庸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完美,他有过诸多坎坷和苦痛。

他生在富裕人家,但宅子和院子被日本侵华时烧掉,母亲和弟弟在战争中死亡。一生没和梦中情人夏梦女士在一起,前后三次婚姻。他的一个儿子19岁的时候自杀,是金庸心里长久的痛。

少年丧母,中年丧子,一生三次婚姻。无论谁看来,这都不是一个逍遥快活的范本,都不是快意的人生。

金庸也是人,心里会痛,但他从没让自己的情绪玷污江湖半分。

你没有见到过金庸借江湖大吐苦水,大发牢骚,没有因自己的失意让这个江湖打造逊色半分。

这也是金庸对世人的厚爱——没有把江湖当成私人的,随我而用,它是世人的。

他知道,江湖之所以是江湖,就不能因为建立在凡俗心态上。他不是把小说作为个人情绪的倾泻口,哪怕这样最容易,但身负使命,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可以为明报写社评,可以为武侠写小说,但他就是不会把文字作为情绪的垃圾桶。

身入世,心出世。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自律。

03

高寿是幸,也是世人之福


金庸去世时94岁,其实算是高龄,算是高寿,这是金庸对世人的另一种厚待。

高产的作家能高寿,身心健朗的,实在不多。严歌苓,琼瑶,三毛都占据过我的书架。不止一次,我觉得心疼,她们因为长期大量输出,损伤心神,不是被抑郁症困扰,就是被身体病痛缠绕。

很多高产作家,因为身体或心理原因,没法一贯保持作品高水准或者提前封笔,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金庸却能健康活到94岁高龄,直至安详离去,这是上天对他的福佑,也是世人之福。

他能有健康的身心,离不开豁达和宽厚。

怎么豁达呢?他一生没能娶夏梦回家。唯有一次表白的机会,当时却是罗敷有夫,使君有妇,没能成为眷属。即便如此,他没有选择做第二个金岳霖。

他清楚,自己有追求的权利,但世界不会因为执念就给你一切。得之不到,不必偏执。有生遇见,已是不易。

这份豁达伴随金庸一生,所以他可以坦然,坦然面对世间的离去和缺陷,坦然面对世间的虚无和假象。于豁达中自有世界,于豁达中自有境界。

金庸是宽厚的,朋友很少见到他发牢骚抱怨。他每一件事情都做得不错,他办过明报,成了香港大媒体。他想过做外交官,但他发现不合适就退了出来,没有迷茫或不满。香港回归,他也贡献了力量。到老年的时候,还去剑桥读了个博士。

他有个性,这种个性隐藏在心底,而外在始终圆润不伤人。他永远不是傲然而立,个性鲜明的仙人掌,相反,他在社会上适应得很好,没有任何的不适。

他心中有江湖,但是不因江湖而让自己拧巴和水土不服,这是老爷子的智慧。

京戏《追鱼》的结尾,观世音问鲤鱼:“不知你愿大隐还是小隐?”。鲤鱼问:“大隐怎的,小隐何来?”。观世音回道:“大隐拔鱼鳞三片,打入凡间受苦,小隐随吾南海修炼,五百年后得道登仙。”

老爷子就是那个大隐之人,如今驾鹤西去,已经得道成仙。

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他厚待了我们,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唯有重温作品,再听箴言。

昨日江湖路远,有你心安。今日驾鹤远走,仰止高山。

相关文章

  • 金庸,一直在厚待世人

    有了金庸才有了江湖盛世。 金庸在,我们心安。直到他离开,我们才慌乱起来,他创办的江湖就此独立,没了操办人,不会再增...

  • 黄蓉本就是一个自私的人,只是嫁给了一个好人。

    《神雕侠侣》的后期,金庸这样描述过黄蓉的心理活动:“蓉儿啊蓉儿,你枉然自负聪明,说到推心置腹,忠厚待人,那里及得上...

  • 对对子 | 金庸

    上联:名篇金句,侠客梦。 下联:是非庸才,世人罔。 横批:金庸

  • 缺的就是良知

    为了纪念金庸先生,沙雅达人曽经在《 大侠有江湖,世人缺良知》一文中,引用过金庸先生的一段话, 金庸先生说:今天的大...

  • 2019-10-20

    小女子不才,入世二十载,承蒙世人厚待,感恩每个出现在我身边的人。特记此文,感恩活着二十载。 今天之前,我二十岁,今...

  • 厚待

  • 《九阴真经》?一代绝世武学奇才黄裳竟然是艳词状元!

    只要说到武侠小说,我们就不得不提金庸,而提到金庸,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说到金庸绝学。 其给世人开创的武...

  • 【一生荒唐,一枕邯郸】

    公子若琼,心若琉璃,惊艳绝伦,冠盖京华。这是世人给他的评价。 上天无疑是厚待他的,给了他绝世无双的容颜,至高无上的...

  •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因病悄然离去。。。 金庸带给世人很多经典的小说,让我们在经典中享受这他的创造的精神财富...

  • 金庸的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金庸小说里也有一句歌词说,怜那世人,忧患实多(我改了一个字,意思不变)。这个怜字,有着满满的恻隐之心。金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庸,一直在厚待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b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