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仿佛经历了整个青春期,年轻人要遇到的要学习的我几乎都撸了一轮,半夜经常醒来陷入戚戚然中。
搬个家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观察厕所下水道走向,如何在波轮洗衣机无法脱水的时候正确判断是地面不平还是滚筒损坏,如何在没用过电热水器的情况下让客户图文并茂反复介绍一个星期,以及,如何解决混浊的对流空气,如何选用隔音板,如何……让自己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清。学习的过程很困难,不是自发性,全是被逼的。人生就是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暴躁起来想拿刀杀人。千言万语,很囊港,只能说:成长,你真的很王八蛋。
生活总要过的不是?事情总要解决的不是?虽然不建议用,但还是要说,青春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可以用逃避来解决,大不了就回家,爸妈还在世的日子,家是最能逃避问题的地方。可爸妈不可能永远在世,独生子女的压力就在这,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不在了,这世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那时候三姑六婆其实作用不大,因为你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三姑六婆能解决的事情,你也理应自己解决。
寻求他人帮助是不是一个解决办法的途径呢?这里面又分为“他人的有效关心和无效关心”。比如,每回遇上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很想大翻白眼🙄——
“好好休息,工作别太累”。“不工作你养我啊!”
“多喝热水”。医学来说每个人的肾脏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多喝水的亲。
“就跟你说当初不要……”最烦的就是这种马后炮的句式,如果我们能预知未来,生活还会过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港真,如果遇上这样的关心,不如“与其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那些自我陶醉的,不得要紧的假式关心,对对方没有一丝用处。如果有一天你的电脑崩溃了,里面存着熬夜写了一个月的方案,你急得要爆炸,这个时候是同事的安慰有用还是一个维修工奏效?维修工帮你解决问题,他不会安慰你,只会关心你给的钱合不合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觉得这才是“有效关心”,在我眼里问题解决了才是一颗定心丸,“看开点”改变不了任何事实。朋友的关心只是出于他们与你的友好关系,感性思维推动他们给一个爱的抱抱。我们不能感性啊,左先生和右先生,做一个右先生才是对自己负责啊!
有人认为关心是一种情感传递,有人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动作,两种都能给的是老铁,只能给一种也不见得就无效。关心是否奏效,与关心的策略有关,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情感传递就比解决问题来得有用。无论什么样的关心,只要时间、场景、措辞得当,都可以成为一种正面能量。是否有效,这取决于自己。我个人是这么觉得,任何问题都不要妄想从别人那得到解决,哪来那么多感同身受,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