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0575/daadd22a3f885b6f.jpg)
有时候,一场演出的支柱不一定全是站在中央的人。不管演出是拙劣还是精彩。
那些在灯光照不到的昏暗的舞台边缘,只看得到黑影的人或许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王科长和其他几位负责关键物料的前辈是供应部门这个舞台上站在醒目位置,戏份最多的人,那樊师傅和我这样的新人,以及科里几位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乎不和其他人交流的人就是那些站在舞台边缘的黑暗中的影子。
戏剧化的是,站在醒目之处的有更多戏份的角色,往往都有同样站在醒目位置的对手。他们的演出大多都在相互博弈,甚至相互拆台的剧情中。
如果是真正的舞台,为观众服务的演出,剧情中的冲突或许正是一出精彩的戏剧中最精华的部分。
但是,在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场大戏中,关键部门主要角色之间的博弈和拆台,他们的或明或暗的冲突,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他们对企业的重要性,甚至制约剧情的正常进行。
致命的是,博弈不可避免,也无法终止。即便是决心推行新政,打破原有局面的何厂长,也只能以放几位方便指挥的新人在这部门的办法来变通。或许他并不相信,也不打算彻底变化。
王科长显然是何厂长很器重的人,正是何厂长让本身在部门中并不太醒目的王科长走到了前台,并给予了他更大的管理权。只是,王科长似乎并没做好全面接管这个盘根错节关系的部门的准备,或许以他老好人的性格以及对自己之前在部门的情况,他压根就不打算,也无力全面控制局面。反正上头有事无巨细的领导何厂长,稍微大点的事具体执行就得了。小事情,同事们也都自己理着做了,用不着他操心。
不过,事情似乎并没有因为科长不得罪人的行事风格而变得一帆风顺。
尽管部门大部分同事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只要不针对自己,谁当科长都可以,他们也不会给领导添乱。管好自己的分工,不过问别人的事,这是他们的工作哲学。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哪怕是不得罪人的王科长,也会有不喜欢他的人,主要是不服气。
不服气有些是觉得荣誉感被侵占了,觉得自己的能力更强,有些是因为蛋糕被动了,或吃得没过去方便。
作为基层工作若干年,辞去了职务又有大学文凭的新生力量,我的到来在引起部分人的不适的同时,也多少成了一些前辈关照的对象。和樊师傅,凌师傅的真诚有些区别,这些关照或多或少都基于自己的目的,有些就是言不由衷不真实的,当然也有赵师傅这样没有其他想法,似乎纯粹出于在对我教诲中得到的快感的。
我一个新人,在科里一些站在舞台中央的前辈不时有意无意中“好心”给我介绍情况和那些“为我好”的关照中,渐渐对这个我主动跳进的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我有时在想,我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新人的立场有什么作用呢?不过,我还是对每个教诲都频频点头,仿佛同感。
很快,在经历了一些我认为的考验后,我自己也都有些飘飘然了,似乎真的对之前听到的那些不服气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觉。
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后,或许谁都想走到灯光照射的舞台中央。不过,一切只在潜意识,我不会愚蠢地以为是时候有所作为了。
早安,八月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