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节日与文化

节日与文化

作者: 清荷2004jiu | 来源:发表于2022-04-12 18:25 被阅读0次

昨天是愚人节,是西方人的节日。年轻的时候玩过,挺好玩的,当看到被你愚弄的人一脸懵逼的样子时,就憋不住地想坏笑。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跟汉文化有关,而且大都跟吃有关,这可能跟我们的农耕文化有关,“民以食为天”。随着改革开放,西风东渐,西方文化悄然地渐染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比如西方的节日有不少就为我所用,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这些节日让我感觉很温暖,我最喜欢的是的感恩节,我觉得感恩是人最起码的良知。

中华民族长期受儒家文化的濡养,仁义礼智信成为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历代统治者都倡导“以孝治天下”,儒家文化成为统治者维护其政治统治的思想文化。如颇让后世诟病的西晋王朝的统治者司马炎,被一篇《陈情表》中的“孝”感动得一塌糊涂,竟然放过了不想合作的蜀汉旧臣李密。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礼”,我们有着久远而丰富的礼制,其中有关“孝”方面的礼仪就有很多,但是我们却缺少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节日。

原以为我们是最重视孝道的,总以为西方人似乎对父母的感恩不足。为什么会如此?我以为是我们缺乏对方文化历史的了解,就像在改革开放之前,西方人都以为我们依旧梳着大辫子一样,因而我们总习惯于从本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每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与之相应的文化也各有不同。文化只有表现不同,没有高下之别,就像西方人把歌剧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而我们把京剧当做我们的国粹,它们都是艺术的精粹,美的象征,都给人美的享受。虽然我们的三观未必被西方人认可,但爱美是相同的。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这是人类共同共通的。看到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就说中国的父母是天下最爱子女的父母,其实爱是相同的,只是方式不同。曾几何时,那个为了中国的养女能够得到合适的骨髓配方,而寻遍中国大地的美国养父母令多少人感动?所以我们在不了解对方时,不要轻易否定对方抬高自己,文化不是竞技体育,很多东西是不能分出高下的。

对待外来文化毛泽东曾说“洋为中用”,鲁迅先生也说“首先要拿来”,而不是厚此薄彼,当然也不可奉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过母亲节和父亲节就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方式。只要是好的有营养的,我们就该学习吸收。要想学习,我们就要放弃偏见,减少误解,就像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讲的,只要对我们有营养,就要拿来吃掉,这样才能强壮我们自己。

要善于学习和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强壮我们自己的文化。尊重对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的差异性。

2022年4月2日星期六

相关文章

  • 节日与文化

    昨天是愚人节,是西方人的节日。年轻的时候玩过,挺好玩的,当看到被你愚弄的人一脸懵逼的样子时,就憋不住地想坏笑。 中...

  • 下元节:即将消失的传统节日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些节日,越来越盛大,有些节日,则成为了文化遗产。下元节,就是这...

  • 如何培养跨国力:庆祝了解各国节日,国际视野

    文化培养:各国文化节日的庆祝与了解,对各国文化和节日都亲身经历,体验,会有好感,会比较容易交到各国的朋友,比较熟悉...

  • 节日文化

    端午节即临,我想起了节日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尚书》讲:"诗咏志,歌咏言"。意大利哲学家维珂也说:...

  • 迟到的美味儿

    传承节日文化、传承节日习俗、更是传承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向往! 爱意与心意作为唯一调料的美味儿千层饼...

  • 味道

    七大传统节日文化浓 每个节日文化味厚重 细心品味道出文化情 传承文化恋家国情怀 节日文化育中国精神 亲身体验润初心不变

  • 《复活节的兔子和彩蛋》日更51日

    我是来到了意大利以后,才开始逐渐了解到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与文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很大,刚来前几年每个节日就知道...

  • 中秋佳节礼尚往来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

  • 书的节日,文化的节日,我们的节日

    学期要过一半了。 不知道大家上大学那会儿宿舍是怎样一种生存情境?谈到宿舍,永远处于“脏”与“乱”的交界,尽管自己有...

  • 端午节一起过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6],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节日与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en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