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在《清晨热线》工作的那些年,有几件事还时常萦绕心头,至今让我思索与感慨。
《清晨热线》的力量
一件发生在1998年。7月中旬晚上10点,把当天听众通过《清晨热线》反映问题落实情况归纳整理完毕,在万家灯火中骑自行车回家,途经千禧大厦建设工地,忽听工地上传来激烈的吵架声,不由地放下自行车向工地走去,只见以数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一方,以头戴安全帽的数十位施工工人为一方,双方唇枪舌剑,高声争执。仔细听完双方争吵的内容,才了解到由于千禧大厦工地日夜施工产生的工业噪声,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休息,老人们多次与施工方交涉无果,才集体来到工地阻止施工,与施工人员发生争执。老人们声言,再不停止夜间施工,我们就全体站立在工地上,让你们的推土机把我们轧死!这时,令人心惊的一幕出现在眼前:施工人员中几名小伙子手持钢锹大声呼喊:"你们再不退出工地就劈死你们!"眼看双方矛盾激化,于是我坚定地走向冲突双方的中间,大声说:"大爷、大妈们,工人师傅!我是电台《清晨热线》的延宾,请大家冷静,也请大家好好协商。"奇迹发生了一一拿钢锹的青年工人放下了手中的工具,老人们停止了愤怒的嘶吼。老人们围在我的身旁,你一言,我一语,诉说对于建设工地噪音的烦恼,于是我又面向施工一方大声说:"工人师傅们,我们都有父母,家中都有老人,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我们的老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又说,能否先暂停施工,商量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提议居然得到双方的一致认可,一场不可预测后果的冲突归于平息。
一件发生在1999年8月,那天下午3点多钟,办公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电话中一位出租车司机在电话中说:"你快来吧,要出大事了!"这位司机师傅告诉我,他们的出租车在邯郸到大名的公路上运营,近一个月来连续在大名县城到邯郸的公路出入口和邯大公路上遭受邯郸运输集团下属的袭击,多辆出租车被砸坏,十几名司机被打伤,现在他们有五、六百辆出租车聚集在邯大公路长湖桥北大转盘附近,围住了几辆往返于邯、大之间的客运大巴要讨个说法。我当即意识到,又是一个大规模群体性纠纷事件,事不宜迟,当即乘上等候在广播电视大楼外的出租汽车赶赴现场。在长湖桥北大转盘附近,已有八、九百辆出租车聚集,从四面八方还陆续有出租车向这里驶来,加上大量的围观者,汽车、人群黑压压一片,人声鼎沸,喧嚷震耳,两辆邯运集团的客运大巴拼命逃脱,一辆却被围在核心,动弹不得,这场面,使我想起"文革"中两派群众组织的大规模"武斗",场面十分凶险。那位给我打电话的司机师傅站在大转盘上高喊:"《清晨热线》的延宾来了,大家鼓掌欢迎!有人给我们讲理来了!"这时四周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时,群情激奋,有二、三十名出租车司机从地上拣起砖块、石块冲向被围的邯运大巴,瞬间车窗玻璃全被砸碎,车身也被砸得斑痕累累,车上的司机惊恐不已。情况紧急,我立刻登上一辆出租车的车顶,大声疾呼:"工人师傅们,你们如果信任我,就立即停止砸车!如果我来了,造成伤害,那我就是有罪!请大家冷静下来,有事平心静气地说。我是你们叫来的,你们不听我的话,就是在打我的脸!"奇迹再次出现,有过激行动的出租车司机当即放下手中的砖块、石块,全场平静下来。
1999年初冬,突然接到邱县常屯村一位农民听众的电话,要《:清晨热线》记者到村给评评理。从电话里了解到,常屯村是一个汉、回两个民族各有2000多人的大村庄,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村",时任党支部书记是回族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1999年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新任村、支两委的汉族干部与回族村民就调整承包土地问题发生纠纷,2000多名回族村民拒不播种小麦,以示抗议。接到这个电话,去与不去,思想上十分矛盾一一如果去,涉及到民族纠纷,处理不好会出大事;如果不去,村民们对《清晨热线》的信赖就会大打折扣,让他们失望。经过慎重考虑,我与黛梅毅然赶赴邱县。但下车伊始,就感觉气氛紧张,空气中仿佛积聚了看不见但又嗅得着的易燃气体,如果有一点明火甚至合适的温度就会爆炸。果然,回族一方村民数百人迎在村口,清真寺里的高音喇叭还在召集回族群众聚集清真寺,而村委会里的高音喇(ba)也在召集汉族村民集合,10分钟不到,从村委会与清真寺分別涌出两个大的人群,各持棍棒、铁锨等物,开始了紧张的对峙,刀光剑影,一触即发。此种场景,与我曾经历过的"文革"一般无二,我又想起出租车司机围攻邯运集团客运车辆事件。当此关键时刻,不能让记者到来成为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引信!我们当即赶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并与之合影的回族老支书家,他老人家听记者讲明来意,立刻让一名回族村民赶往清真寺,一会兒大喇(ba)中传出声音:"邯郸电台《清晨热线》的同志来了,请各自回家。"两句话,回族村民放下手中的器械,汉族村民也一下散开。一场即将发生的冲突又迎刃而解。
当年这3个事件,最终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千禧大厦建筑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由于《清晨热线》的及时介入,避免了冲突,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写了舆情内参,市环保局出台了"晚十、早七"之间未经批准停止施工的规定,解决了建筑工程夜间施工扰民的问题;邯大公路邯运集团与出租车司机因争夺运营权而引起的大规模群体性冲突,因《清晨热线》记者的及时、妥善介入,不仅让情势急转直下地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且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流血事件的发生,记者与市政府主管信访的时任副秘书长曹贵宝及时联系,市政府及时制订了邯大公路客运专线的管理办法,规范了运营秩序,有效地减少了双方的运营纠纷;邱县常屯汉、回两个民族村民因二轮土地承包产生的纠纷与冲突,因为《清晨热线》记者现场调解,避免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更由于《清晨热线》记者及时与邱县县委、县政府的沟通,及时调整了二轮土地承包方案,冲突得以平息,民族团结得到加强。
这三个事件的结局是良好的,从剑拔弩张到归于和平,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在民间社会中的向心力与号召力,这类情况,在我的《清晨热线》工作生涯中,大大小小还有许多,比较著名的一个事例是,1999年深冬,复兴区前百家村村民与中铁三局六处因供暖问题产生的剧烈冲突事件。这一年12月中旬,铁三局六处十几位家属,作为几千名小区居民代表反映,11月15日供暖期到来至12月中旬一个多月,由于前百家近百名村民每天围堵在锅炉房前,导致六处数千居民在严冬受冻,老人冻病,幼兒啼哭,所以寻求《清晨热线》的帮助。我了解到,村民闹事的原因,是铁三局六处掐断了向前百家村居民的热力管线,还了解到,铁三局六处的锅炉因产热能力有限,原本只允许小区南围墙外五、六户前百家村民采热,但村民纷纷仿效,用起不花钱的供暖,导致铁三局六处小区供暖不足,才被迫停止对前百家村居民供热。而这一情况,在村两委干部的纵容下,矛盾愈演愈烈,我与黛梅赶到,目睹一百多村民拉走锅炉房运煤小车,把供热锅炉房围得水泄不通的喧闹景像,与铁三局六处领导人沟通之后,我们深知,村民闹事的根源在于村干部的支持,于是约见了村委会主任温某。温主任提出,他出面,在酒桌上谈问题。这无异于一场"鸿门宴",但与农村干部打交道,也得不得已而为之。深夜,坐在一处简陋的小酒馆里,"鸿门宴"开始上演!温主任首先给我倒上一整茶杯白酒说:"乔记者,这是兄弟的敬意,你如果一气喝完这一大杯酒,我就让村民撤走!"我当即说:"温主任,你说话得算数?"他把他面前的大茶杯往桌上猛力一顿说:"算数!"我端起茶杯里的酒大声说:"请看!"说完一饮而尽,直把他和其他村干部看得目瞪口呆。困扰铁三局六处领导与家属区几千名老老少少的问题竟真的解决了。听到这个消息,复兴区政府工农关系办公室的几名同志,来到电台说,城乡结合部的工农关系矛盾,是最头疼的事,想不到你们《清晨热线》一去,矛盾迎刃而解了,真了不起!"时任市委宣传部主管新闻的副部长靳文华同志也打来电话说:"《清晨热线》去,我都替你们捏着一把汗!没想到,真的解决了。"通过这件事,前百家村委会温主任与我成了莫逆之交,连他外甥结婚也专门让我主持婚礼,这是后话。
时过近20年,每当回顾这些往事,我还在思索:能够在重大群体性冲突时,让群众信任你、信服你,乃至登高一呼就一呼百应,是自己有着超凡的人格魅力吗?是自己真的是一位英雄吗?我的回答是:都不是!
我的答案是:新闻媒体属于共产党与人民,党和人民给予你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力,就要站在党的原则立场与人民群众立场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惟其如此,才能享有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清晨热线》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发声平台,是一档为民服务的新闻栏目,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才能把记者个人也放在心上,把你视作知音,信任你、信服你,新闻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我的感慨是:《清晨热线》是新闻媒体极小一部分,它不是党政机关一一无权:它只有几位工作人员一一无势。24年来,它一任又一任记者、主持人不忘初心一一"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难",牢记"甘当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的使命,用每位记者与主持人个人的微薄力量,扎根人民,一点一滴地从小处入手,为人民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那首曾经孤寂了百年的袁枚的小诗写得好:"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牧丹开。"
24年来,一档每天仅有40分钟播出时间的小小栏目,不为名,不为利,"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雪有印,抓铁有痕。"才有了在人民群众中说话的权力,正像我于2007年撰写、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由《新华日报》、《人民文摘》汇编的《创新与发展》大型文献专辑收入的一篇文章一一《把党的阳光播洒给普通百姓》所写到的:"《清晨热线》传达的是党的声音,人民群众感受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
《清晨热线》的力量这就是《清晨热线》的力量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