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里,最好的选择是宅在家里,错峰应对,不然哪哪哪都是人头。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在家追了三部电影《七宗罪》、《低俗小说》、《钢琴师》。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让人看完之后总会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且过后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收获。
对标在所处年份奥斯卡奖项上的角逐上,《低俗小说》和《钢琴师》无论在提名奖项,还是获奖项上都多于《七宗罪》,但我更喜欢《七宗罪》。惭愧的很,三部电影,《七宗罪》和《钢琴师》应该算是看懂了,《低俗小说》是看完还得结合好几篇的影评才看懂。三天的时间,只追了三部,怕脑子不够用,或许烧脑程度也是衡量一部电影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想想国产那些肥皂剧,一天不刷二三十集你都不好意思说在追剧,完了讲什么故事,渲染主题是什么一股脑想不起来了。
《七宗罪》
七宗罪源自于天主教,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的七条宗罪,依次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暴食。意大利著名作家,在他的《神曲》中有也有提到,并对七条宗罪的严重性做了重新排列。本片讲述约翰·杜罪犯以天主教的“七宗罪”为宗旨,对社会人性的丑恶不满,制造的一连串杀人案件为线索,以主人公警察米尔斯和沙摩塞的视角出发刑侦破案的故事。
在画面渲染上,影片从一开始就营造一种黑暗无光、压抑的氛围,让人透不过起来。直到本片快要结束,连环杀人案犯罪份子自首,案底逐渐浮出水面后的最后半小时,画面上才第一次出现了太阳有了光明。在光明的太阳照射下,警察米尔斯、沙摩塞和杀人犯约翰·杜在汽车里的对话,也是本片的最精彩之处。
米尔斯:我认为你只是滥杀无辜
约翰:无辜?你在开玩笑?一个死胖子,肥的站不起来,你若在街上看到,会跟朋友一起嘲笑他,你若正在吃饭,他会令你无法下咽。你们该感谢我挑中的律师,他一辈子都在赚昧着良心的钱,而且满嘴谎话连篇地……帮强奸和杀人犯逍遥法外。
米尔斯:杀人犯?
约翰:那美女……
米尔斯:杀人犯?像你?
约翰:那美女……她内心太丑陋,她怕外在不美就活不下去。一个搞鸡奸的毒贩,别忘了还有带病的妓女,只有在这堕落的世界,才能无愧的说他们是无辜的。这正是我的信念,我们到处可看到死罪,在街头,在每个家中,我们容忍,因为见怪不怪,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从早容忍到晚。现在不同了,我立下榜样,世人将把我的行为探索……研究,遵循,直到永远。
......
约翰·杜这个犯罪分子形象,是一个给人以广阔思考空间的人。对于世间人性的丑恶无法容忍,采用了偏执的手段来惩恶扬善。在最后还自认为会成为这个城市的英雄,在这里已经很难用简单的善恶价值观来评判。
充满滑稽的是,以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警察形象示人米尔斯,是我们所认为正义的化身。在得知最亲爱的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惨招约翰·杜迫害之时,犯了“愤怒”的原罪。在万般痛苦挣扎之下,选择枪杀约翰·杜来解恨。人性的善变和复杂,孰对孰错永不是一条笔直的界限能区分的。
作为一名老警察的沙摩塞,本打算一个星期后选择离开这座罪恶之城,到自己的农场过往下半辈子。一场连环杀人案,让沙摩塞推辞了退休时间。在破案之后,沙摩塞选择了继续服役,留下来守候正义和法律。
电影最后,一段沙摩塞的内心独白。“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无论善还是恶,皆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光明和黑暗,只在于人心,人总该是要怀着美好、希望、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生活。
七条宗罪,依次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暴食。与之对应的七条德行是谦卑、宽容、温和、勤奋、慷慨、贞洁、节制。这里我不尽想起《本杰明 富兰克林传》中富兰克林一生都在完善的十三种人生品德: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中庸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虚。还有曾国藩一生都在坚持八个细小习惯,坚持读书、写日记、静做、练习书法、早起、做笔记、改过、慎独。
《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打破了传统电影开头、发展、高潮、收尾讲故事的方式,将六段小故事在时间轴上重新重组。导演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新颖奇特让观众耳目一新,但是如果炫技过度观众会觉得没有带入感,这大概也是我看了一个多小时候还没搞清剧情的原因。
回到影片的主题上,没看出导演有特别想表达的东西,不同人会有不同解读方式。
就个人理解来看,可能会有这么几个点:
1、每个人最终救赎自己始终是自己。毕竟影片中主人公一朱尔斯彻底顿悟,选择离开了黑帮。反观主人公二文森特,选择继续当杀手,最后的结局被布奇乱枪打死。
2、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片段碎片组成的,命运的走向既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影片中的六个故事本身就是碎片化的,某个人在属于自己的故事里担当主角,在属于别人的故事里担当配角。就是这些一个一个带有偶然和必然的故事联接,构成了人一生的篇章。
3、人性,难以用善和恶,黑和白来简单区分,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综合体。朱尔斯顿悟放弃杀手生活,准备像苦行僧一样去追求真理四处流浪。文森特虽然没有放弃杀手生活,继续杀人嗑药,但是在陪伴老大马沙蜜娅的一个晚上,也展示了他柔情、原则、善良的一面。还有黑帮老大马沙、布奇无不都是如此。
《钢琴师》
《钢琴师》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波兰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为蓝本,讲述在二战期间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四处逃跑艰难生存的故事。
战争是血腥残暴的,更多是统治阶级争夺利益的工具,人民无法选择。但是,在艺术面前,表达的对梦想、对自由的向往在人与人之间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是跨种族、跨领域、跨国界的。因为一首钢琴曲的演奏,打动了一位德国将军,也挽回了钢琴师惨招杀害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