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是否有亲情,要看的是这个人有是否有慈与孝。
许多的动物,大都只有生理层面的慈与孝,也就是说他们展现出来的慈与孝都是为了生存才展现出来的,动物的母亲保护孩子,很多时候他的目的是让子孙延续下去而不是一种“爱”,这种慈是基于生物本能,让后代活下去的慈。
慈与孝,更多的是出现在人类中,儿女对父母的陪伴是孝的一种,家人之间温情的聊天也是孝的一种表现,家人们一起聊天,一起拍照,的确也是亲情的一种,这是情感层面的亲情。亲情也是见到你负面情绪的地方,他代表着理解与包容,这种情感也是慈与孝的一种。家长亲人都希望能够更了解孩子,所以他们就会选择沟通。不过毕竟家人也不是神仙,能力有限,有时候后也会需要我们的帮助来推动家庭的发展。
当然,成长路程之中不仅仅要的是言语的温情,若我们的生活之中只剩下情感层面的爱,那么就会容易形成溺爱,我们也需要有人帮助来找到方向感。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自主意识也在逐渐的增长,我们的思想也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能力也会扩张。随后,新的问题也会出现。
我们的人生方向并不是全权由我们自己控制的,我们很年轻,没有社会上的经验,我们是新的生命,所以对于我们的人生,通常是带有稚气的,所以我们也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让我们变得更好。而我们的老师,朋友,父母,都可以胜任这个角色。他们可以帮忙给你找到一个更好更理想的未来方向,我们需要别人的引领。
父母的爱可以代表很多,就像安全,接纳,理性,方向,等等。我们可以将它笼统的分为父爱与母爱。父爱和母爱并不是指性别,而是不一样的爱。父爱更多的是严厉的,对我们有引领意义的,而母爱更像是温暖的床,给我们一个避风港。这两种爱没有性别的桎梏,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如果这两种爱太偏执,那么就会有太极端的孩子。
最高层次的慈,是对我们道德的引领,为我们指点迷津。
而孝也分很多个层次。生理层次是没有孝的,因为慈可以是一种本能,但是孝不行。孝的 最低层次是情感层面的,是一种关心与关爱。我们给父母的爱可以是物质上的,但不能只是物质上的。我们有孝,是因为父母老了,我们就要照顾父母了。
完全的顺从父母的意思并不是孝,而是一种麻木,我们要遵循的是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