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 bullying

no bullying

作者: 申屠余夏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07:06 被阅读13次

    一部电影《奇迹男孩》的热映,有的人看到了美国电影的乐观向上,有的人看到了厚重的家庭观念,也许是职业敏感,我则是把关注投向了校园霸凌话题。

    说来惭愧,直到2016年中关村二小事件之后,我才知道“霸凌”这个词汇,在此之前,这种欺负行为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并没有正式的名称。霸凌这个词汇是香港、台湾对英文单词“bully”的谐音翻译,它几乎出现于我们每个人的学生时代的回忆中。无论是优质学区还是普通学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存在着校园霸凌现象,即便是威廉王子也不能幸免。

    回顾成长轨迹,我既遭遇过霸凌,也做过霸凌的旁观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隔壁班一位寡言的男生A,因为个头小显得羸弱,备受欺侮。直至一次化学课,当老师提及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几位淘气的男生偷偷在A的椅子上滴了几滴浓硫酸,当他回座位时,浓硫酸灼烧了裤子。我至今不知道他的姓名,只记得他的样貌,以及他在同学中通用的称呼——那个屁股被烧的人。此事也许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因为从未在校广播台听过通报批评,可能在老师眼中只是恶作剧,而当初的我虽无霸凌,却冷眼旁观,甚至跟着舆论起哄,反思时是愧疚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中国,长久以来公众都是忽视校园霸凌行为存在的,或者说认为那只是孩子不懂事,小打小闹罢了。直到近年网络普及与社交媒体的流行,才让此类事情得以曝光,引起社会的关注。而美国的做法,我们可以通过影片看到一些样例:

    电影中的朱利安(男主角Auggie的同学)长期塞辱骂性的小纸条,直至杰克(Auggie的死党)出拳相迎引起了校长的重视。而校长在两位男生打斗时的一句话“有时候友谊是需要用拳头捍卫的”更是大快人心。朱利安遭到了惩罚——由学校层面请家长谈话,同时学生被处罚停课一周反思。即便朱利安家庭曾为学校捐款无数,仍不予宽恕。

    无独有偶,我的前任校长Ms.Sue也会有类似的管理机制,当出现情节严重的bully事件时,学生会首先被她约谈,写下/画下自己行为的起因、经过,并向受害方致歉,随后家长会被校方请来谈话。攻击方需要受到家庭教育,并被惩处至少停课半天,本周的recess被取消。

    虽然这些并非国际惯例,但是诸多发达国家的确非常排斥校园bully,不同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惩处。有人会认为对小学生如此苛责、上纲上线,未免”小题大做“了。但是,恕我直言,人区别于动物的一部分原因便是有主观意识,能够建设并且遵守社会规则。人从小班时就有了物我概念,会为了自己的东西发生争夺,已经有攻击性行为的苗头。中班孩子已经有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大班孩子会嘲讽同龄人了。个体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人格形成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旦看到儿童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行为,就要及时纠正,要让他们意识到伤害他人是不可原谅的,每次犯错后遭受相应的惩罚,孩子才能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算是不小心,也至少需要一句对不起。

    如果欺负别人而不受到处罚,孩子便会滋生不负责任的心态。在我任职的上一所学校中,班上就有一位男生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进教室逐个拍打同学脑袋,故意绊倒身边走过的同学,每一次的批评、谈话换来的都是以“我不是故意的”为借口搪塞。虽然屡次和家长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并期望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男孩的捣蛋行为愈演愈烈,甚至主动挑衅引发大型打斗事件,逐渐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即便学习优异,却也因为他的嚣张跋扈朋友尽失。我离开之后还会向过去的同事打听他的情况,据说已被视作了“毒瘤”。唯一的希望是初中的他不要混入不良少年的圈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是高高在上的名人名言,它是刘备对儿子阿斗的劝诫,值得每一位父母,每一位师长去言传身教。

    霸凌的定义与分类

    一开始和Sissi探讨时,我们在“霸凌在哪里发生得更多”的问题上意见相左:Sissi认为菜市场小学的孩子因家庭教育缺失,打斗情节更为突出;而在我看来私立学校的有钱公子哥们被众星拱月,骄横跋扈,《流星花园》不就是个例子。不过我们能确认的是,校园霸凌暂时无法消除。

    关于“霸凌“,目前全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长期”“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身心伤害”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在各项研究中。有些人认为“小孩子打打闹闹是常有之事”,那么“长期”这个时间定义,则明确了霸凌与玩闹的界限,有别于一般的恶作剧或者冲突引起的攻击性行为,“霸凌”是以欺负别人为内在动机的。

    欺凌的分类方式很多,这里权且以最粗线条的分类为肢体霸凌与心理霸凌。

    肢体霸凌(Physical bullying)

    肢体霸凌是身体上的冲突,多出现在男生中,打架就是最典型的形式。“操场见”“校门口见”如今已经成了网络词汇,但事实上这句话背后也暗含着霸凌的事实,意为“你被我盯上了”。被霸凌者此后就需要小心行事,时时避开对方的眼光,随时可能被堵到墙角围攻。通常,被霸凌对象都是“被挑选”的:个头瘦小的,肥胖的,性格内向的,新来的,先天有缺陷的,贫穷的……看上去好欺负,能一直欺负的对象。肢体霸凌伤害的是身体,伤口可以痊愈,但是童年的阴影可以根植一辈子。

    心理霸凌(psychologic bullying)

    比起肢体霸凌的看得见的冲突,看得见的伤口,心理霸凌的发生于无声处。事实上,2016年全英霸凌调查显示,心理霸凌的发生远高于肢体霸凌,它是一种无法用以牙还牙回击的伤害。

    恶语相迎,辱骂诋毁,散布流言,孤立排挤……几乎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矮冬瓜”“四眼田鸡”“死胖子”“猴子精”,这些绰号与标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心理霸凌,很多不分是非的孩子也不自觉加入心理霸凌中。正是这些追随者的支持,才助长了霸凌者的气焰。

    Auggie被称为怪物,收到了几十张侮辱性的纸条,没有人愿意做他的同桌,没有人愿意端着餐盘坐在他的身边。杰克对朱利安说自己讨厌Auggie,因为他怕被牵连,也被孤立。

    如何应对霸凌

    霸凌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地,任何人种之中,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天性。但是其危害结果令人咋舌。2010年英一个覆盖25万多儿童和青少年的霸凌调查报告显示,接近一半的人经历过霸凌,而早年经历过霸凌的儿童,到青春期时出现自残行为的比例,比没有受过霸凌的同龄人高出3倍。其他被霸凌后遗症还包括逃学、离家出走,出现慢性症状和自杀等。

    朱利安的父母明知儿子犯了错,却屡屡包庇,甚至认为自己长期为学校捐款,理应被特殊照顾。正是因为这样缺乏品格教育的父母,才会培养出三观扭曲的孩子。

    家长还应对孩子的社交技能做合适的指导,比如言行适度、打扮得体,如何识别人品好坏,怎样结交朋友和处理同学关系等。

    如果老师多一些重视,特别是营造班级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氛围,及时调解矛盾纠纷,至少可以降低霸凌的发生率。“小孩子顽皮”绝不是借口,任何一起冲突都应该被重视,校方和老师的共同重视可以给霸凌现象带来震慑。

    2016年12月11日,我国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暴力问题和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全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

    sissi问我有否思考过如何一边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一边让他们学会仁慈和善良。我想,无条件地对霸凌仁慈是懦弱。就像我国在台海关系问题中提出的“和平统一是目标,不放弃武力统一是底线”,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该去指使学生用武力反击霸凌,但绝不是培养他们做“软柿子,而是勇敢地拒绝,用assertive的语言对霸凌说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 bullyin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nj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