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如何让刚接触课文的低年级儿童爱上朗读、乐于朗读,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低年段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低年级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做了一些尝试。
一般来说,我会先范读,但要注意用吸引注意的语气问他们。如:老师昨天预习的时候也练了练读课文,大家想听吗?听听老师读的和你们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期待,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一般我会坚持把每课的朗读视频发在班级群和一些音频软件上,方便孩子长期反复收听和复习用。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采取多形式朗读挑战,可以让学生想读、乐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两种含挑战的朗读方式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1.生生比赛。 众所周知,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或是小组间比,或是个人之间较量,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长处。这一举措,我每课皆用,用必切实,贯穿始终。落实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师生比赛。学生听说和老师比赛,往往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和学生比赛的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我往往故意输给学生,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朗读的兴趣。但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我却要赢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朗读中受到启发。
3.加动作读。每一篇课文,为了让学生乐于读,我都会加入动作《动物儿歌》《彩虹》《小猴子下山》……低年级几乎每篇课文都运用大量动词,我们会一段一段读,每读一段就圈出里面重点动词,然后带上动作读一读,再读一读,同学们读得非常开心。让读书动起来,乐起来,很快课文就积累在脑袋里了。
当学生读完后,我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小学生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乐上半天,兴致勃勃。所以,读得好就说哪里读得好,读出了什么样的感觉。使学生从老师的表扬、激励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由此乐于朗读,积极参与,其他同学也有努力的方向。对于读得好的同学,我会录音,及时发家长群展示,给学生展示平台。有时上课,朗读训练时举手展示朗读的学生太多,且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还没得到展示自己的学生有满脸期待,也有一脸失望,我不忍心让他们扫兴便改变了原先的授课计划,让他们尽情展示自我。而对于读得一般的学生,我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有待进步,我就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因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提高朗读趣味性,就一定能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