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的《春》
巴金的《春》读完了,掩卷不觉潸然泪下。
悲剧在第一次发生还可以说是毫无预兆,虽然悲痛却不是人愿能阻。但第二次再发生同样的悲剧,则不止是心痛,还有眼睁睁看见美好被捏碎,并且心里明白它的结局,而自己看见又毫无办法。
那种痛,刻骨铭心;那种痛,让人大彻大悟;那种痛,已经不是痛,是把人的灵魂碾压成齑粉。
高家依靠祖上当官积聚了财富买田买地买房买铺,让后世子孙过上衣食无忧、奴仆成群的生活。时代的变革在这个封建守旧的家族引起不同的反响。固执守旧的高老太爷去世之后,克字辈的三兄弟只有老三克明在家族中有一定威望,但老四克安、老五克定狎妓不说,还和家里的女佣乱搞。表面上冠冕堂皇,背地里男盗女娼。
长房长孙高觉新,实在算是旧礼制的牺牲品。先是被剥夺了和梅表姐的爱,再是爱妻瑞珏被赶出家门生产,不幸死于难产;聪明可爱的海臣,居然因为脑膜炎死了,在觉新孤独的心里,更增添了无尽的悲凉;再是和自己互相爱慕的蕙表妹又被舅父逼嫁给品行不端的郑家少爷,婚后几个月就在郑家病亡。
蕙在这部书里是中心人物,也是代表受封建旧礼制迫害的女性代表。第一个受害女性梅,还是在大家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遇到的第一个牺牲者,但蕙却是大家基本已经预料到结局的又一个牺牲者,这就加重了悲剧的厚重和深沉。
围绕着受婚姻压迫的还有高家的其他女性,在这些人们可以预知未来结局的灾难面前,继续保持沉默还是觉醒,就显得尤为重要。
写小说就是制造尖锐的矛盾,然后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作者突然用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十分妥当的方法,把这个让大家都觉得棘手的问题解决掉,写作的意义——震撼人灵魂的目的就达到了。
觉慧作为首先觉醒过来并且第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牢笼的勇者,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先锋人物。在高家甚至整个社会,高觉慧无疑是作者让读者追随的人物。觉民是在觉慧的影响下开始敢于反抗的人物,觉新在目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离开自己之后,内心受到极大震动而慢慢觉醒的。
在高家,觉慧是走在时代潮流前的先行者,也是整个家族的灵魂人物。尽管大哥觉新忍辱负重,二哥觉民在他的引导下才开始勇气倍增,长辈们意欲行使权威,但都不可能约束得了他,觉慧无论如何都是高家的一面旗帜。
正是觉慧这面叛逆的旗帜,让又要被逼进婚姻陷阱的淑英鼓起勇气逃了出去从而幸免于难。
在这个衣食无忧仆役如蚁的上流阶层家族里,接受新式教育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物,才是具有和整个不合理制度作斗争的勇敢者。
整部作品在叙述上条理分明,尽管作者写的是西南重镇成都,但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特征实在没有多少痕迹可寻,或是美中不足,在人物和情节的调配上,却是无可挑剔。
四房克安的儿子觉世和觉群这两个配角的塑造,尤其栩栩如生。虽然这俩个孩童年龄还小,但其家教反应出父母甚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劣根性,从侧面加重了对这个可恶制度的控诉,让人更加觉得这个制度的可憎。
以高家的财富,高家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货真价实的富裕阶层,标准的上流人士,正是如此,他们才具有代表时代的特殊性。
在这个大家族里,各种性格的男女,又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只要有一个先行者觉悟,后来者就追随而去。
现代家族里其实也是如此。比如一个家族有一人因为砌砖发家致富,那么他的四亲六戚都是砖匠;如果一个家族有一个做生意发了财,那么他的家族渐渐就会都来从事这个行业,甚至形成垄断;假如一个家族都沉侵于愚昧之中,那他的整个家族也就可能积重难返。
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只有家庭稳固进步,家族才会兴旺发达,整个社会才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而家族的灵魂人物,是这个家族前行的舵手。
《春》这部作品和上部《家》一样,都是围绕着高家来展开,高家花园是个很重要的活动场所。现在原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旧址,还有双水井和桂花树,只是房舍、花园不在,想必已修成了其他建筑。在百花潭公园的慧园,有按照激流三部曲仿建的房舍,只是规模不大。在高家这个家庭,剑云,芸,包括冯乐山和代表进步力量的年轻学生以及一众仆役,围绕着这个大舞台来发生、发展着一系例故事。作者对这个花园的环境描写有多处绝妙的地方,是值得学习和临摹的。
已经翻版印刷了多次,但还是有极个别的错别字,比如“少子挂面”。按照四川话来说应该是“绍子挂面”:“接媳妇”按照四川话来读,“娶”确实读作“接”,但全书未有一处注明;还有几处大概也是同样原因,如果不是四川人,可能容易会不大清楚。
当然,四川话的特色在本部作品中还是显现了出来,特别是无论作品的文学意义还是对社会制度的改革,作为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的《春》,这部作品都是伟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