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受过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待人和气,遇事通情达理似乎成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现在这种人往往会在长期的退让中形成一种对自己极其有害的状态––残忍的慈悲。为什么说是残忍的慈悲呢?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讨论讨论下面这件事情
一
10岁的你,拥有一件你非常喜欢的生日礼物,那是一个非常精致的汽车模型。你对这个模型爱不释手,对待它特别的小心翼翼。某一天你的亲戚带着和你一般大的孩子到了你家,他一眼就看上了你的汽车模型。出于人类自私的本能,他即刻想把模型占为己有,马上说出他想要这个模型。你心底第一反应当然是不,随后你看向你的母亲,你看见她眼中那对你成为一个好孩子期待的眼神,你咽了咽口水没有说话。你不愿意把模型交出去,而你却不敢说,直到你母亲说“那就拿回去玩把,反正我的孩子很大方,不会介意的。”你的心里已经千刀万剐,可是出于对母亲的尊敬,你一句也没说,全身却在发抖。一个晚上你都闷闷不乐,看着另一个小孩把玩你心爱的模型,最后把它带回了家。你想哭却哭不出来,你心里极度难受却没法表达。最后只因为时间忘记了这件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残忍的慈悲。对自己残忍,对他人慈悲。
动物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下去,就是要不停的占有资源,抛开至亲不说,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潜在的竞争对手,资源总数是不变的,你如果不去争不去抢,就落去了另一个两难局面––不停在自我矛盾中继续坚持一件令你自己非常不愉快的事。有资源你不敢争,非得让给别人。长此以往,你就成为了所谓的“好人”,而实际上随着你自己成长以及经历了社会的险恶,你就会知道,做一个“恶人”,反而自己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容易获得开心与满足。你心里会越来越矛盾,可是却没办法更改过来。
不用担心,我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中给大家说说如何慢慢克服这种奇怪的心理。心里容易敏感,容易大起大落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