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02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2019-02-02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作者: 一位教育行者的随想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09:23 被阅读0次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基于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能力。毫无疑问,学生的这些社会参与能力需要在参与社会实践生活中得到培养和提升。假期,特别是春节长假,自然应该是培养这一能力的关键期所在。然而吊诡的是,每当假期来临,一些有良知的教师、学校都会对家长和学生反复提醒:“别让孩子输在假期!”当然,这里的“输”肯定并不仅仅指的是学业的退步,还有的是习惯的颓废和意志的消磨。

学校中流行着一个观点,即“5+2=0”和“1+1=0”。前者意指五天的学校教育与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成果相抵销,后者则意指一学期的教育成果往往被一个假期的放纵所湮没。

人们都在说,教育需要形成合力。家庭、社会、学校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成人成材的重任。可是谁都知道,同床异梦者都很正常,要想让家庭社会学校真正形成合力更是何等的艰难!于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相互指责、相互推责。当然,相互指责和推责的背后,有复杂的人性考量,甚至还有赤裸裸的利益要挟。但,这不是本文想谈的重点。

本文只想站在学校和教师的角度,谈一谈当我们忧心忡忡的认为“5+2=0”和“1+1=0”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在社会这张大网中,每个人就是一个节点,无数个节点共同织起了互动的社会。当一个人呱呱坠地,就已不再单纯是生物的个体。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叔伯……无数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围在身边,教育已经开始,再后来,随母亲走亲访友,又有更多的人以自身的价值判断影响着孩子的存在。到了受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总想着要在“白纸一张”的孩童身上烙上自己的价值烙印,可是,孩子来到的学校的时候真的是白纸一张吗?抛开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种种境遇,就算在学校,我们可曾想过,人的一生将会遭遇到多少名老师?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慢慢长路中,不同的老师来了又走,有时仅仅一年的光景里,就会有许多老师如走马灯似的更换个不停。

人们常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农业则是有季节、时令、成长规律的,是需要缓慢地播种、施肥、除草、杀毒的,是需要阳光、水分和等待的。所以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是,作为慢的艺术的教育,操作者却是一个个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教育者,他们不像工业流程中可以自由切换的标准执行者,他们都在用自身的温度为教育添加温度,所谓的言传身教便是让温度适切于学生的生命进程。

短暂的交集当中,作为老师,能否承担起改变学生命运的责任?“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那是人生的传奇,不是教育的常态。当我们竭力为着明亮的光而努力的同时,学生的周围又有多少力量想着将其引向无尽的夜色。更何况,这么多的力量又有诸多是学校和教师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的交织,让教育变得异常的复杂,也让教育更加有理由被众人指责。也许作为教师,你斟酌许久且小心翼翼地为学生说出的一句话,还没有来得急回味,学生的耳边早已是另一种诱惑的天下。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学校教育如此,社会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其实也是如此。当我们在感叹“5+2=0”和“1+1=0”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信任,更重要的是对学校教育尤其是从发声者“我”出发的教育影响的慨叹。

教育(学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悲壮的坚守。

春节长假,每一位学生将还原到自己的来处,都将身处学校无法预期的复杂环境当中,在那里,父与母,七大姑与八大姨,都自认为是执教育牛耳之人,他们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无可更改的对世界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世界的交往模式,他们的言说与学校教师的教诲相比,更有冲击力和震撼性。他们各怀目的展开教育,试图让学生遵循自己的人生模式,人心如此复杂,人性如此复杂。学校教育,只是在人心与人性自我展示的机会当中,偶尔系统规律的存在。

每一个生命都是兵荒马乱的传奇,可是,我们却在平淡中慢慢地度过,直到看着一个个生命老去。就在这样的四季轮回当中,假期与学期的交替当中,教师和学校的生命慢慢升腾、慢慢沉落。

韩寒说:“我们听过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渴望着周遭世界能以乐观的方式接纳我们的教育价值,我们也希望周遭世界能以我们理解的方式来发生着作用。但是,毕竟,我们只是社会这张大网中的一个节点而已,网络化的社会中,我们只是自己的中心,肯定也一定不是社会的中心,那么,我们是否也需要为之警惕因自身的固执而引起的不适。

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提醒学生家长“不要让孩子输在假期”,我们在为学生假期教育出谋划策。如果把此看作是我们为学生家长安排的假期作业的话,那么我们是否也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假期生活,是否也愿意为自己提醒一句“不要输在假期”之类的话语,进而也为自己布置一份假期作业呢?!

相关文章

  • 2019-02-02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基...

  • 2018-04-13

    有些东西,你放不下的又能怎么样了? 有些东西,你舍不得的又能怎么样了? 有些东西,你不甘心又能怎么样了?

  • 无标题文章

    喜欢你又能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还会怎么样

  • 你我的异地恋

    你一次次的让我感到对你的举动很无力,我相信你爱我,但是又能怎么样,只有爱就行么,我也不太懂,我盼着你想着我...

  • 早起第一天

    2019-02-02

  • 无奈

    夫人吵你说不懂江湖的规据,可谁又能懂?

  • 殇(一)

    逝者已逝 生者又能怎么样呢 即使无法相信又能怎么样呢 我望着天空 阴暗低沉 你的音容笑貌呢 我感受着风 些许的微凉...

  • 什么是产品?什么是运营?

    小花:“大鸟哥,俗话说:‘产品运营不分家’,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懂运营呢?不懂又能怎么样呢?以前小明哥跟我说,产品经理...

  • 26年感概

    经历了现实,你还再怕什么!哪怕你坏透顶又能怎么样

  • 2017-10-02

    我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你那么过分,我又能怎么样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02 你懂教育又能怎么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xs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