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
在未遇到他时,他已经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凡是当日知道他是来参加初一面试的老师都告诉我:他很帅!当然,我好奇的不是他的长相,而是好奇他的帅气怎么能引起这么多人的注意。
初次相遇,是以数学之名聚会时,很遗憾的是我并未凭“帅气”从众人中把他挑选出来,而是借助他爸爸不太多的谈论和在数学讨论中他的表现,从众多少年中确定他就是那个“传奇”少年。
在与爸爸简短的谈论中,爸爸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在原来校抽烟喝酒、打架闹事,和老师唱对台戏……老师们巴不得他能赶紧转走。爸爸希望这次降级转学儿子能有一点转变,而这仅存的一点希望之中更多的是——没有希望。我能否“驾驭”了这样的少年也成了一项挑战。
再次相见,我刻意而为之。知道数学老师约见了他,我便到场,就坐在他旁边,发现他虽然时常游离在对话之外,但是他很阳光,很喜欢笑,还有点腼腆。我偷着乐了,这样的一个孩子能叛逆到什么程度?这样如此阳光的少年又经历了什么,怎么会有那么多“黑历史”?
后来在和爸爸的交流中得知爸爸并没有完全决定给他转学,因为真的无法确定他会有转变。我的回应是:他很聪明,一切都还来得及,即便不来大唐双语,换个环境也是可以尝试的。
是啊,他们都还没有做好选择,我完全可以不参与其中的,或者说,他最终没有来,也许还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我的倔强让我无法走出自己的怪圈,不管他最后来不来Sunshine教室,有没有成为我的学生,只要他对我没有抵触,我就想帮他,我没办法看着他沉沦下去。
见过两次之后,可能因为我和他交流的方式有些特别,很明显,他是接纳我的,而且愿意听我的,日常QQ交流也比较多,内容多数是围绕“相信”而谈,而他的回复也是很美好的,并未感受到他的戾气。熟悉之后,他的假期各科作业反馈我也直接干预了。而当爸爸看到儿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愿意和我们对话时,似乎真的看到了希望,最后决定尊重儿子的意见。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有希望怎么会放过呀!
我好像比较霸道再到后来,他干脆每天都来学校了,很多时候,教室里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他除了完成作业,玩玩游戏,帮我打理一下教室,没事的时候和我聊聊天,从聊天中也确定了爸爸所讲属实,甚至还有爸爸不知道的一些“黑历史”。
日常对话开学前一段时间的相伴,我看到了另一个他,他善良心细,重感情,暖男一枚,而在他帅气阳光的脸庞之下还隐藏着淡淡的忧伤。一切的果皆有因,过去的都是历史,他已重新上路,故事也就重新书写吧。
令我感动的一刻淡淡的忧伤
因为开学初,我和他的信任关系已经建立,所以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看到他的各种良好的表现,我很欣慰;他时时还会替我考虑,我很幸福。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其他事闹点小情绪,但都在正常范围之中。
习惯了傻开心的我遇到了一个傻开心的他,让我忽略了一些什么?我忽略了他那淡淡的忧伤。
那天上完《童话诗人》布置了青春诗歌写作,他告诉我实在不会写,因为他心里只有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很难生发出美好的事物,有点绝望。我同意他换个主题去写,也同意他缓交作业。当天晚上布置了自由写作,是有关“自己的故事”话题写作,因为涉及到他的隐私,只节选让我触动很大的地方:
我可能是一棵未开花的树,可能是一束白的茉莉,可能一缕灿烂的阳光。可是,我是病树,我是颓墙,我是锈崩的铁栅。
……
现在,我的那些坏毛病已经改正,和老师成了好朋友。可是其他朋友……不能再去信任了,我只想有个朋友,知心朋友,不会背叛我的朋友。可是,人心难测。
这个世界——我已经不相信了!
“这个世界——我已经不相信了!”就因为老朋友的背叛,知心朋友的缺失吗?看完他的文章,那淡淡的忧伤传递给了我,我当然知道我不仅不能陪他忧伤,我还有帮他走出忧伤,给他留下一段话:
过去的就翻篇吧,不必再计较,往事放下,故友放下,新的故事已经开始了,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新的知己正在前方等你相遇。
你的世界,我的世界,大家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只是看世界的人不一样,看世界的眼光不同,相信世界与否,由你来裁决。
还没有发随笔本之前他已经看过我的评语,与其说是评语,不如说这是我们另一种对话方式,他在意我的评语就像我在意他随笔的内容一样。我的留言他一定是懂得的,可是因为懂就期望他能完全改变心态,实在有点为难他了,毕竟这些言语无法瞬间代替他的真实感受。
也许这就是巧合,接下来的晨诵诗《旅行之歌》正好应请应景,可以帮他“疗伤”,我决定在上晨诵时送给他。
旅行之歌
亨利·凡·戴克
啊,在愉快的人生路上,
谁将与我为伴?
一位无比快乐的伙伴,
敢于放声大笑,
沉醉在异想天开的欢乐中,
如开心的孩子般,
在田野和路旁盛开的鲜花间,
一路伴我前行。
啊,在疲惫的人生路上,
谁将与我为伴?
一位朋友,心明眼亮
能看到天色渐暗的草地外,
星星在黄昏的宁静中闪烁——
一位朋友,理解且敢于说出
勇敢、甜美的话语,
以振奋途中行人,
一路伴我前行。
有如此伙伴,如此朋友为伴,
我愿一路走下去,直至天荒地老。
穿过夏日的艳阳,冬日的寒雪,
之后呢?——
再会,我们还会相见!
在我们讨论“人生路上(顺境时)需要怎样的朋友?人生路上(逆境时)需要怎样的朋友?”之时,他只是静静的听着,听得很认真,没错,“朋友”一词再次刺痛了他。继续往后学习,他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参与到了互动中。
“诗中的伙伴究竟指谁?”
“有没有完全陪你一生的朋友?他会是谁?”
聊到这里时,很多少年豁然开朗,这个朋友就是——自己!
他站起来了,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朋友就是自己。成长中,父母会因自己不争气而失望,老师会因自己做了错了而生气,朋友在某些时候会背叛,唯一不会抛下自己的就是另一个自己,无论是不堪的自己,还是优秀的自己,他都是自己忠实的守护者。
听他说到这里,我告诉他这首诗是送给大家的,同时更是特意送给他的,让他来读诗,我来做最后的解读:人生的旅途不在于有无知己,而是你才是自己最大的知己。当然:若有知己,千万珍惜;若无知己,找寻自己。因为:你心光明则世界光明,你心黯淡则世界黯淡。
后来,他写下这样的一首小诗:
他,最美的自己
作者:Q
在顺境的人生路上,
谁将与我为伴?
是父母?是朋友?
还是……
不,都不是!
是他,
一位无比快乐的朋友,
他曾和我一起放声大笑,
一起迎来第一次茉莉,
一起朝向没有污染的地方出发。
在逆境的人生路上,
谁将与我为伴?
是父母?是朋友?
还是……
不,都不是!
是他,
一位可以擦亮星星的朋友,
他曾和我一起翻越冰山,
一起蹚过浑水,
一起更换病树、颓墙和锈崩的铁栅。
但他总是若离若现,
每次他离开之时,
总叮咛我:
照顾好自己,
心中一定要有一束明亮的阳光。
而后随风飘飞,
我明白了,
他就是最美的另一个自己。
有如此伙伴,
如此朋友为伴,
我愿一路走下去,
直至天荒地老。
之后呢?
再会,我们还会相见!
收到这首小诗后,我自然是高兴了,心里也清楚,单凭一首诗歌,让他完全换一种心态貌似也不现实,但是,没有这一首诗歌作为新的开启,以后可能就会绕远道而行了。
送一首诗歌给他,是送一束阳光给他,送一个最美的“他”给他,也许还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给他。
写在最后
每个少年不同,少年的故事也不同,我愿送每一位少年一首诗歌(美好),种在少年的心底,在需要的时刻可以“拿”出来晾晒,触碰一下,嗅一嗅味道,它是有温度的,在某个时刻还可以散射出阳光,让Sunshine少年感触到阳光的存在,然后释放自己的光芒。
将来我要送我的诗歌给他们,如果可以;将来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诗歌送给别人,如果可以……
送一首诗歌给他,送一首诗歌给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