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的我,也无可避免地把这个模式带到了各种关系中。我发现自己在个人关系里,特别容易去扮演坏人的角色。比如一个团体中,很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比如对主办方不满、对某个老师不满等,但是他们都不表达,而我总是会主动请缨,替他们表达。我的自我感觉是在替大家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可是反过来大家都觉得我是个刺头,“……是破坏和谐的坏分子,所有的不和谐都是她造成的”。
我果断远离了各种在剧情中妄想的人,同时也不断觉察自己,不再轻易被别人的投射击中,不再去承接别人内心的死本能。稳住自己的中心,守住真实感受,为自己发声。
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这样的觉知。如果你也在关系中经常扮演“坏人”,情绪过分激烈,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承接了对方的剧情,把对方身上不被接纳的、阴暗的部分套在了自己身上。每一个从小“背锅”的孩子,原本都是想要“拯救”父母的,他们不惜牺牲自己,只渴望父母能够好起来
对孩子的恨和嫉妒是提醒,提醒我们向内看,重新养育自己,让关系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更加真实和有深度。同时,它也是一枚勋章,见证着我们每个人终结轮回的勇气和智慧。
在孩子能量正蓬勃的时候,用正确的道理摁住她,让她收紧,这是出于我的嫉妒——“我自己的能量总是低迷和收紧,凭什么你那么有活力?你的放开刺激了我,更加映衬出我的萎靡”。觉察到自己的嫉妒,我想,我确实活得没有青春活力,所以哪怕培养出活力再难再慢,我也要好好地重新养育自己,让自己舒展,重新活过来。
对孩子的嫉妒恨会升起,也会落下,它并不会真正伤害到孩子。但是,如果妈妈不允许自己感知到它,要求自己活在“完美妈妈”的自我意象中,就会激烈地评判自己。可能只是嫉妒而已。因为妈妈的内在小孩充满匮乏感,“我小时候想要的东西不敢直接要,现在你凭什么可以全然被满足”。
突然间,这个妈妈明白了,她以前限制孩子,是因为自己内在的小孩匮乏得太久了。现在好了,谁也不用嫉妒谁,一起富养,一起成长。所以,嫉妒是一个信号,在提醒我们向内看,看到内心的局限和束缚,重新温柔地养育自己、满足自己,让心灵的宽度不断增加。
如果内化了妈妈的形象,作为内在严厉的“超我”,他就会坚信:如果我做得不正确,我就不值得被爱;如果别人做得不正确,就不值得我好好对待他。这样的孩子,失去了自己内在的中心,围绕着妈妈的喜好来衡量自己,就会很容易被操控。
小A父母是那种一辈子活在清白感中的人,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做道德的人。所以在小A眼里,对与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错误的人是不会被接纳的”,出于对犯错的恐惧,她变得害怕承担责任。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论发生什么,简简单单、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本身。这样,孩子会觉得:我是可以尝试、可以犯错的,犯错的后果我也能接受,并想办法解决。他不会认为犯了错就不会被别人接纳。内心没有这样的恐惧,就能轻轻松松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果这个妈妈经常评判孩子,利用孩子对评判的恐惧来操控他,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慢慢内化出一个严苛的、充满评判的妈妈。当孩子长大以后,在电影院遇到别人大声喧哗,他不会心平气和地去提醒,因为他心里已经开始一轮评判了,他会用鄙夷的态度去攻击对方——“我是安静的,我是好人,有道德的人;你在电影院里不守规矩,你是垃圾人”。抱持这样的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很容易引发无谓的冲突。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他的情绪感受就能够被父母看见,得到父母的安抚,那么长大之后,他就会具有自我安抚和看见别人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
这样的孩子,普遍被严重忽略,她们要想活下去,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保持“美德”。什么样的“美德”呢?第一,尽可能节俭,表现出无欲无求;第二,爱干活,拼命付出。由此延伸出去,一切跟娱乐、舒适相关的事情,都是羞耻的事情,绝不可以做。平时不打扮自己,在学校里很少跟同学打打闹闹,对于那些能说会道、爱打扮的女同学,通常都抱着鄙视的态度,觉得对方太“轻浮”。
到餐馆吃饭,父母一个劲儿地抱怨“饭菜贵”“不值得”“还不如自己家里做的好吃”等等。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因为这些精美的饭菜激发了父母的欲望,而这个欲望一升起来,他们内心的羞耻感就开始折磨自己,所以才会不断地抱怨,把自己内心的折磨扔给子女。
孩子对外界产生过度恐惧。为了防御这种过度恐惧,孩子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冷漠迟钝。所以我们见到那些童年长期遭受侵害的人,他们的眼神通常是失神的,一片空洞,情绪反应和思维也都比较迟缓。
我们做孩子的时候,恐惧自己不优秀,将来没前途;做父母的时候,又继续恐惧自己做得不够好,耽误了孩子。我们总是以近乎完美的标准来苛求自己。
我那少得可怜的爱,给得简直悲壮,就像一个很穷的人还不停地被打劫。我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积蓄着、压抑着,每过两三个月,我就会崩溃暴怒一次,陷入糟糕的状态。我这样全心全意为孩子为伴侣为家庭付出,不惜囚禁自己的身体,牺牲自己的生活,仿佛要掏空自己的生命能量,不过是因为想补偿自己内在的小孩,做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妈妈。只要有一点不完美,我就会自我攻击,愧疚到死。
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的“觉醒”的人。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天然不带剧情的孩子,就像一面纯净的镜子,让父母照见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当父母想要侵犯孩子界限的时候,请务必借助这个机会向内看,如此,便可以跟孩子一起重新长大。
就像是埋进大地的一颗种子,它的生命力是蓬勃而持久的,终有一天我们能够收获真实的存在感。
看了这本书使我对孩子更能从他的角度考虑,更能同理了。
当你能看破所有剧情,任何人都无法激怒你。保持情绪稳定不受任何人干扰。
我试图把自己的所有剧情都分析清楚,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再次犯错。而分析自己的过程如同在跟自己作战,每一刀都割在肉里。
看完后发现从这本书里又过了一个童年,虽然这个过程有点痛,但为了自己可以不再自我怀疑,能脱掉虚假自体的硬壳,去触碰真实的世界。我愿意承受那割去那些陈年腐肉的痛,只为重获新生!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守好自己的界限,父母是孩子的配角,不能抢主角的戏,夫妻是双方的配角,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认为就是正确的,有时好的关系比想要的正确重要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