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作者: 風語不望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18:14 被阅读2次

    现代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传统的习俗已经慢慢被遗忘,甚至在悄悄的消失。这里就给大家讲讲桂林当地人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到了腊月二十四,人称“小年夜,”从前的人迷信,以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头无灾无难,或者升了官、发了财,都是因为神灵的保佑,所以人还没成过年以前,先敬了神灵再讲,这个神灵就是灶王爷。为了感恩,有钱人家要杀一口大肥猪,穷苦人家也要买一个猪头回来供奉灶王爷,求它来年再保佑全家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过了小年夜,人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过年了,年三十晚上喊做“除夕”,在吃年晚饭之前,全家人都要抓紧时间大搞环境卫生,洗澡,洗衣服,干干净净迎新年。水缸里要挑满水,米缸里要积满粮食。年夜饭在下午四点钟开始,取意“事事如意。”吃饭一定要用圆桌面,取意“团团圆圆。”平常时你勤俭持家,天天酱油拌饭没得人讲你,但年夜饭一定要有十大碗,取意“十全十美。”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之主要给儿孙们一人夹一块鸡肉,取意“有机可乘。”就是来年有机会升官发财的意思。年夜饭之所以要做得如此丰盛,是因为要把大年初一的食品预留出来,取意“有余有剩。”

      吃年夜饭之前,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迎接灶王爷回来。民间传说讲,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保护老百姓的,小年夜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人间一年的情况,所以家家户户卖猪头欢送它。灶王爷汇报完了,还要回来过年的啊,如果晏了,天黑了,路不好走,就是对灶王爷不恭敬啦。

      在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贴对联,贴门神,挂红灯笼,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穷苦人家灯笼可以不挂,但对联是一定要贴的,讨个吉利嘛,如果哪家不贴对联,过路人就会骂他“这家屋里死人倒屋了。”

      迎了灶王爷,吃过年夜饭,家家还要烧一盆炭火围在一起守岁,总结一年的收获,畅谈来年的打算。试穿新做的衣服、鞋子。到了半夜12点,就开始鸣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炸过的炮仗纸是不给扫的,第二天好“开门红”、“满地红”

            大年初一清晨,接财神的爆竹唤醒了黎明。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有意思的是,春节在大门口倒贴个“福”字,取意“福到”的意思。但最开始,倒贴福字并不是贴在大门上,而是贴在厕所门上和垃圾箩筐高头的,意思就是讲,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把厕所里,箩筐里的旧东西、邋遢东西统统倒掉,辞旧迎新,福气就到了嘛。后来慢慢才演绎成贴到大门上的,不但贴一张,而且贴五门,取意“五福临门。”五福就是福缘财寿禧,尤其是财,个个喜欢。财神分南北两路,北方敬赵公元帅,南方敬关公。财神除了这两个大财神,还有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个小财神,喊做五路财神,一个就得罪不得,敬香个个要敬到,不然给你小鞋穿,来年你就莫想发财。

      如果屋里摆放花木,可摆放盆景金橘,取意“金玉满堂。”水仙花,取意“群仙供寿”,因为水仙花盆里要放几颗白石头,白石既寿石。万年青,取意“万事如意”。观赏动物还可供一盆金鱼,鱼和玉谐音,也喊“金玉满堂”等等。

      在桂林,春节的除夕这餐年夜饭,一碗扣肉,一碗圆子,那是绝对不能少的。且这两道菜是有很好的寓意的,吃了圆子团团圆圆,吃了扣肉和睦相爱。另外一道大菜就是大鸡三味,杀一只大肥鸡,一半来白斩,一半来黄焖冬笋、香菇,内脏呢就拿来炒芹菜,吃了勤勤快快。过年不杀鸡,隔壁看不起,所以杀了鸡鸭,要把鸡鸭毛丢在大门口,就和从前的上海人,吃了笋子,要把笋壳丢在门口摆阔一样。年夜饭是一定要在屋里头吃的。

      过年的供果有柚子、橙子、柑子、橘子、柿子,喊做“五子登科,”有钱人家再加苹果平平安安,来年六六大顺。柚子取意“又得贵子,”橙子取意“心想事成,”柑子取意“苦尽甘来,”橘子又名金橘,取意“金玉满堂,”柿子取意“事事如意”。

      年糖有米花糖、松花糖、酥糖、寸金糖、麻通、雪枣、棕果、花生糖、芝麻糖、鱼皮花生等十样,喊做“十全十美。”而且这些糖果都有含意:米花糖取意“谷米满仓,”松花糖取意“做事轻轻松松,”酥糖取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寸金糖取意“寸土寸金,”麻通取意“四通八达,”雪枣取意“大雪丰年,”棕果取意“有种有收,”花生糖取意“多子多福,”芝麻糖取意“芝麻开花节节高,”鱼皮花生取意“有余有剩”等等。

      大年初一的早晨,要喝一碗姜糖水煮的白糍粑,泡一块米花糖和一块松花糖,吃了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甜甜美美。早点还要吃咸甜年糕,吃了年糕年年登高。

      除夕晚上的年夜饭,还有一道五柳鱼只能吃上面那一半,下面那一半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喊做“有余有剩。”但把鱼肉翻转过来不能讲“打翻,”翻船翻车不吉利,要讲“打滚,”财源滚滚。

      桂林人的“十大碗”,是从前桂林人待客的最高礼仪,个个晓得,古代的桂林土著居民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从西北、中原迁徙过来的移民,这些人的到来,必然会把各地的饮食习惯也带了来,荟萃桂林,使桂林的饮食文化变得十分丰富多彩,比如桂林人的最爱——米粉,就是从西北传过来的,又如我们吃的生菜包,实际上就是吃北京烤鸭的翻版。传说西北人待客的最高礼仪是“九大碗”,传到桂林以后增加了一碗扣肉就形成了十大碗。所以直到现在,尽管大家已经对大酒大肉不感兴趣了,但不管是什么宴,婚宴寿宴满月酒,升官宴发财宴状元宴,都要上扣肉,有的地方,比如桂林的兴安,十大碗第三碗上了扣肉,到了第七碗还要上扣肉,如果酒席上没得扣肉,客人就会骂主人小家子气,是不可不重视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習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c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