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于细微处见精神》有感

听《于细微处见精神》有感

作者: 155147c138f2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22:23 被阅读0次

樊琴老师的习作课《于细微处见精神》,带给我的不仅是习作的引导,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

一、从习作常见问题导入新课

两个朋友一起在欣赏一片美丽山水。其中一个问另一个:“你说这景致怎样?”另一个回答到:“美”。那人继续问:“到底怎么个美法啊?”

“非常非常的美。”

这样的表述在学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只用一些形容词一带而过,例如“美极了”“很高兴” “真精彩”。读后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对那美丽、高兴、精彩的场面却全然不知。

读者的感觉就像“猪八戒吃人生果——食不知味。”由此导入细节描写。

二、由范文分析明确分类及作用

授课中,樊老师在渗透细节及细节描写的概念分类之后,出示一篇范文《敲门》,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当然不仅仅是描写人物的细节,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已经由浅入深充分掌握了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这一环节既让学生了解了细节描写的分类又真切体会到细节描写的作用,可谓是一箭多雕。

三、在例文分析中渗透方法指导

例: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了语言描写)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了动作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了肖像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了心理描写)

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了场景描写)

经过五次添加,一句话,五个字,最终成为一篇精彩细腻的短文。这样细腻的心思,如此巧妙的构思,没有广博的积累,没有扎实的功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听后,感悟颇深,确实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本节习作课带给我的不仅是习作的引导,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一种态度的改变!

相关文章

  • 听《于细微处见精神》有感

    樊琴老师的习作课《于细微处见精神》,带给我的不仅是习作的引导,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 一、从习作常见问题导入新课 两...

  • 工匠精神——惟精唯一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于细微处见品质,于细微处见精神。 工作是...

  • 于细微处见精神

    高中时候,老因粗心大意失掉分数,很多题目也真是考研细心,所以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深以为是。...

  • 于细微处见精神

    原创/王漫 昨天,我的拙作《自信人生二百年》,被著名作家蒋坤元老师的公众号《正翔语》刊登,并同步在简书专题《正翔语...

  • 于细微处见精神

    今天上午,看到了两张我们学校女足队员在操场训练时物品摆放的照片:鞋子和书包各摆成一条直线,整齐有致。这不是摆拍,...

  • 旧体诗     咏笨

    《咏笨》 顿悟随笔话笨人,大智隐锐非愚昏。 顽石洞穿缘水力,于细微处见精神。

  • 细微处见精神

    细微处见精神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每做...

  • 细微处见精神

    细微处见精神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每做一件事都要细心细...

  • 细微处见精神

    棒球比赛中,一位击球员从拿起球棒到三振出局。 观察: 她眼睛里的、身体上的逐级变化——人物在发展。 每个发展的节拍...

  • 细微处见精神

    有时生命中的一个细微动作会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在这一个细微的动作里饱含着的是人类精神美德。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于细微处见精神》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cq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