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字”,百度百科的基本解释如下:“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归根到底,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有趣的是,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乏如“小明”、“小红”,维吾尔族中有类似“买买提”、“古丽”等这样大众的名字,但,现代人却越来越注重名字的表达和意义。从前,有家谱的按字辈取名,后来,年轻的父母会更加关注名字的时尚与否。
名字,它或结合着一个人的生辰,或绑定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总之,名字虽然是一个代号,但是,它却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突然想起工作往来的邮件中,总会有一两个同事,从来不会打对我的名字。并不是因为我纠结于字的准确性而变得苛刻和狭隘。而是因为,我们往来的每封邮件中都有有我姓名的邮件签名,但是毫不济事。有一次,和其中一个同事聊天,我说,我是源泉的源,下次不要打错了哦。他说,那有什么,搜狗自带,“田园”打起来多方便,为什么要多敲键盘去改呢?我哑然失笑,再也不做声。
小学的时候,老师有一次收书本费,班里有一个叫王燚的同学,老师收完钱,就顺笔登记了“王义”。那位男同学一下急了,老师,我不是这个义,不是这样写的。结果老师更急,哪那么多废话,发音一样就行了,再说班里还有第二个叫这个名字的吗?哦,好吧…
也许是因为自己对名字准确性的冥顽与偏执,对于他人名字的书写,我总是很谨慎。哪怕是并不熟悉的人,对于一个简单的名字,我也认为,正确的书写会是对他人尊重的良好表达,同时,也传递着自己的一份真诚与严谨。当然,自己亲密之人所取的昵称除外。
对于那些写对自己名字的人,我总怀着一份感谢。也许,我们并不十分熟悉,或者,你也并不知道我名字的意义。但是,这样的书写,总让我心里充满着暖意。让我觉得,有名字,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