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7日0点30分,老大突然歇斯底里的哭了起来。当时我正在喂老二吃奶,姥姥在旁边安慰老大,老大还是哭,并且哭的更厉害。等老二吃完奶,也就是大概老大哭了有两份中午左右的时间,我起来一看,老大一个人扶着椅子的把手自己在哭,哭的好伤心,看着很无助,好像是在找依靠。我想孩子应该是在释放白天不愉快的情绪,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个不愉快的情绪却是因为我。我抱着孩子,孩子立马不哭了,蜷缩在我的怀抱里,抱着我,安静了下来。原来孩子是想让我陪,想要妈妈的抱抱。
回想白天的经历,早上和老公带着两个孩子回沙西,在出发前,我和孩子爸爸发生了点口角争执,老大变得相对安静,心事重重的。不过我和老公立马就改正了说话方式,一路上说说笑笑,可是老大看起来并不开心。到家后烧烤,孩子在旁边服务,我负责看老二。下午,带着两个孩子到省庄。老二交由姥爷和姨姨看管我负责陪着老大在荷园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老大一直跟着比他大的姐姐玩儿。五点钟左右,回来家和邻居的三个孩子玩儿。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孩子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愿意尝试的问题。具体是他喜欢骑着滑板车和邻居赛跑,我让他把滑板车放下来和邻居一起跑,不愿意,后来说两人轮流骑滑板车,同意,开始跑步。孩子在跑的过程中发生了跑不动,不想跑的问题。发现后,我便陪着孩子一起跑,后来还是不想跑,我认识到必须得让孩子学会一门体育项目,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磨炼他的意志,提高他的抗挫力和自信心。
再后来,孩子和邻居想玩两人三足游戏,我没有给他们找绳子,孩子竟然教唆邻居骂我。我知道他这是用自己认为很有力量的语言(脏话可以让我生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我当时是想让他跑步,所以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所以没有给他们绳子。这个游戏未果后,孩子和邻居玩儿到了晚上八点钟左右。而这之前我一直在哄老二(老二每到晚上七点半左右就只让妈妈抱)。后来给老大洗澡,洗澡以后,我继续哄老二,老大独自看动画片,九点半睡觉?老大倒头就睡。
回想这一整天,我想我应该是少了和孩子的联结,孩子的杯子空了,想要续满,而我并没有发现孩子的需要。孩子哭,是因为他的内心缺少了安全感。这个安全感并不是我们家长给孩子买多少玩具或者是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所能带给孩子的,而是我们能给孩子多少爱,这个爱并非物质的满足,而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能让孩子感受到的爱。我们需要共同探索,也多从孩子的思维考虑问题,一起陪着孩子慢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