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74240/0198567db0c0c44e.png)
昨日,带着祺宝去超市买菜,在粮油食品区挑选食用油。有选择困难症,不知道买什么好,经过推销员的推荐买了一款葵花籽油。
经过糖果区,几个营业员小声的议论着,音量好小,听不清。
当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买亏了,这个不好,反正都是些负面情绪。按我以前的做法就是,逛一圈,再把油放回去。
现在有了另外一种思考。
是不是不我误解了他们?---只是一种正常的工作闲聊而已;
为什么明知道是误解了,也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呢?---按正常的思维逻辑,好的消息会大声说出来,一些不好的消息都是小范围传播,声音也会小很多,缺少说话的底气;
购物体验好与坏,很多时候不是拿到商品那刻,也不是付款那刻,而是在你出商场那刻,周围人的评价是什么,嫉妒?怀疑?不屑?麻木?很多时候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多数来自他人的评价;
出门上了车,窗外雨愈下愈大,等红绿灯。
时间回到以前,公司上班那段时光。期间有那么一段,总有些人在背后议论公司一些不良现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制止。
话传话,每个人都会加上自己的理解,做些批判,再告诉他人,最终传到boss那里就可能是另外一种版本,绝大多数时候对议论者不利。
对整个公司来讲是个不好的现象,把一些资源都消耗在内斗上,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
绿灯响起,后车催促着我前行。
是啊,当遇到问题时,最好能够跳出问题的本身,做个旁观者不带分别心,去看待整个事件。那你就有了比起换位思考更进一步的处事之道,三维思考能力。
车内又响起了祺宝充满问号的声音,
“爸爸,前面那个车车是货车吗,三个轮子,爷爷车一样的?”
“那个车跑到前面去了,好快哦”
“下大雨了,是不是跑步快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