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到走向社会,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
孩子的成才,家庭与学校教育都不可或缺。学校教育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只有家长重视,主动配合,并用心付出与陪伴,才能真正促进孩子茁壮成长、快乐学习。
01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跟老师……”
要是这话是出自现实中哪位老师之口,恐怕会有家长不爱听,甚至可能会招骂。
但通过小品演员在春晚上说出来,大家就容易接受多了,让人觉得有那么点道理。
春晚小品《占位子》,讲的就是一位父亲去给孩子抢班里的“C位”,却发现自己走错了班的故事。
最后,那位父亲说:“一直觉着,自己是个特别称职的父亲,现在想想,劲儿都使歪了。”
教育孩子,不是给孩子抢最好的学校、抢最好的座位,而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
02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总是寻找外部原因,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他们以为,只要搞定了学校和老师,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让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孩子的成绩就能上去。
如果孩子的成绩不佳,一定就是学校不够好,老师的照顾不够多。
仿佛孩子上学就是家里找了个保洁,我出钱你出力,把屋子打扫干净就行了,没有那么多废话,更不需要雇主伸手帮忙。
03
事实上,教育当然不是老师为家长“服务”,而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
在学校,老师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的教育是一样的,但学生之所以有差别,还是在于孩子个体以及家庭的因素。
比如孩子的天资,孩子的成长环境,家长的重视程度,家长的教育水平,等等。
有专家就认为,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
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要超过学校教育,只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不是负责任的家长。
04
不少老师都听到过这样或多或少的抱怨——
孩子没考好,他们把原因归结于班里换了好几次班主任;某科成绩差,他们说那科老师的水平不行……
此时,我总是想问:“孩子班里的第一名在学校排名如何?他有没有受这些因素影响?”
老师的能力确实有高有低,班级管理确实有好有坏,但对班级成绩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以个人的经验来看,每个班的成绩都是均匀分布的,很少会出现一个班里的第一名在全校排不上号的情况。
“老师不行”往往是一些孩子的借口,家长们千万不要相信。
05
“孩子现在在班里的位置,就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
这句话其实对了一半。
孩子在班里的位置确实能决定他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不是教室里座位的“C位”,而是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那个排位。
学校里的老师,当然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给每一位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但学校教育对每一位学生是平均的,至少在同一个班级,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教育资源,不可能某个同学会受到特殊的对待。
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在社会上有一个好位置,还需要在学校教育之外,自己比别人多一点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