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4
最近又继续用橙子学院的三件事打卡,今天看到了更新版本说明,知道有一个新的功能就是可以从系统摇小确幸,正好我最近都不知道怎么写小确幸,就去摇了一个,出来的内容是这样的:写下你所有去过的城市的名字,试着回忆每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
于是我就照着做了,发现自大学毕业,我已经去了十几个城市,包括生活过的和短暂停留的。原来我已经流浪过那么多地方,有过那么多记忆。
于是,我想去写下那些城市的故事。
第一个是九江。
如果不是有庐山,九江不会是我想去的地方。
那个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几个月。第一个国庆节。
可能因为小的时候没什么机会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大学以前都没有离开过县城。所以一直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但大学期间经济不独立,要考虑生存问题,所以也只是在附近转转。
毕业工作了,终于有存款了。所以在2012年的那个9月,国庆节前夕,我约了朋友一起去庐山。后来朋友因为有一些顾虑不打算去。而我热情不减,想着即便一个人也要完成这次旅行。
因为公司是调休,我选择了头三天在公司上班。4号的时候我出门买去庐山需要准备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智能手机。在此之前我用的是没有拍照功能的手机。而那个时候已经兴起智能手机了。然后我就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手机。因为旅行要拍照呀。
恰巧当时有个同事大学是在九江读的。他很热心的联系我他的同学,并告诉我只管人去就好了,住宿有安排,还有他同学做导游。
10月5日早晨,我从大冶出发去九江。想着要麻烦同事的同学,上车前我就买了一堆水果。快要到九江的时候,同事的女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她要参加一个婚礼叫我在某一条街(不记得名字了)上订酒店。我听完电话傻了,不是说好的住在她家么,头一天我还和她通过电话,她也没说不方便啊之类的,等我到了九江再和我说。(现在想想还是觉得那个人很奇葩,足见我的同事是多么的不靠谱。)
好在我提前做了一点功课,还随身携带了一本中国自助游。到九江下车我就买了去庐山的汽车票。到了景点门口,司机叫我们去买票。只有买了景点大门票才可以坐汽车上庐山山顶。
而我原本的预算是没有买门票这一项。因为同事告诉我她同学可以免费带我进去。180的门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难以负担。因为来之前同事给我打包票不用考虑住宿和门票,只用负担来回车票。
所以我在景点大门口没有继续坐那辆可以上山顶的车。门口当地的黄牛告诉我只要100就可以带我进去。但我还是觉得贵了。于是打电话给同事的另一个在庐山上班的同学。特别不巧的是,当天那个男同学的爷爷喝农药了。这种情形怎么好再麻烦别人呢。
所以我在门口徘徊很久,但我想来都来了不能就这么回去了。最终还是花了100元让当地人带路。其实就在离大门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路。进去之后我还是得想办法上山顶呀。接着我拦了一辆别人拼的车,司机只收了15元,没有宰我。并且后来到山顶还给我介绍了家庭旅馆。
庐山海拔虽不是特别高,但山上和山下的温差有10度。我来之前有了解过,所以带了厚衣服。
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居然因此提前来了大姨妈。所以下午我就没有去逛景点。只在住的附近随便走了走,买点吃的。晚上确定好了第二天的路线。
我所住的家庭旅馆是庐山管理局宿舍,房子的主人以前在庐山工作,参与了庐山的开发工作,退休后每年夏天上山来避暑。顺便开了个家庭旅馆。
因为大姨妈突然来了,本来准备给同事同学准备的水果也没法吃。于是我就拿给了房东胡阿姨。阿姨也比较客气。给我讲了她在庐山工作的事,还给我放了她和同事朋友拍的庐山的视频,最后还送了我一张光盘。
第二天我就按照头一天的计划,带着阿姨的嘱咐,从花径路线出发了。沿着花径、锦绣谷一直到三宝树、芦林湖。走走停停爬了一天的山。因为已经是10月6日假期的第二天,景区的人不算很多。到傍晚时分,基本走完了预定的景点。此时再回到山顶,走回去是没有力气了。好在早上买了观光票。就乘坐观光车回到了牯岭街。
一天下来,还是有点累的,尤其还是生理期。搁在平时,我都直接躺在床上的。
发现还有不少景点没有去。没有看到瀑布。庐山的奇观比如云海、瀑布云、宝光等也没领略到。有些景象是要看机遇的。胡阿姨有告诉我他们拍到的奇特的景象都是好多年积累下来的。所以想看到更多美景,恐怕我还得再找机会来。
因为我住在牯岭街,西边的景点大部分都去了。五老峰景区因为距离远,再加上我预算的钱和时间都不够就没有去。
下次如果再来庐山的话可以考虑从别的入口进来,那就能领略不同的美景了。
所以,第三天早上我就乘车离开九江了。
回到工作的城市,我在贴满各种跟庐山有关的票的本子上写道:人生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把第一次给了庐山。
的确如此,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的旅行。过程有不顺,结果有遗憾,但我一点都不后悔。那些旅程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事都成了我经历的一部分,现在看来都是小事。
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后来我能走那么多路,看那么多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自己。
就像现在我不知道未来我周游世界的时候会不会感恩二十八岁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