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存在与虚无》笔记7

读《存在与虚无》笔记7

作者: 蕙心紈质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11:15 被阅读0次

    《存在与虚无》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

    二、否定

    否定是判断的一种性质,虚无可能是来源于否定的判断。

    自在的存在是充实的肯定性。

    康德把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做了区分——否定将在行为的“终点”而不在存在“之中”。

    什么是否定

    否定是具体心理活动的结果,其存在是由这些活动本身支持着,没有自己存在的能力,它以一种“作为对象的意识”响应的存在,它之所以存在是在于它“被感知”。

    虚无是什么?

    虚无是否定判断的概念性的统一,它没有实在性。

    是作为判断命题结构的否定是虚无的起源?

    还是作为实在物结构的虚无是否定的起源和基础?

    这个存在的难题最终还是回到——人的态度。

    如果否认否定是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原始基础上显现出来是徒劳无功的。

    1.否定只是判断前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考问而以某种方式面对存在,在此否定和存在只是一种存在关系。

    它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现象,它脱离开所依附的存在,它就是作为一种纯粹对话模式悬游空中。

    “我”为什么会期望存在的显露,因为我已经对非存在的显露的或然性做好了准备。这已经从根本上包含了对非存在的某种判断前的理解,它本身就是一种在原始超越性的基础上——存在与存在的关系中的存在与非存在关系。

    2.作者用“毁灭”来举例,因为毁灭和考问的结构一样。人可以说是唯一使毁灭发生的存在。

    为了有毁灭,首先需要有人与存在的关系——一种超越性。

    但存在必须被揭示为易碎裂的东西。被给定的存在,其易碎裂性如果不是非存在的某种或然性又是什么呢?

    一个存在,如果它在其存在中带有非存在的确定可能性,它就是易碎裂的。

    易碎裂性一定是通过人到达存在的。

    易碎裂的是一个存在,但不是一切存在,一切存在就太大了,它是超乎一切可能的毁灭之外的。

    人与一个存在保持着限定的个体化关系,使易碎裂性作为非存在的永恒可能性的显现进入到存在中。

    为了有可毁灭性,人已经下定决心不论消极或积极面对非存在的可能性。

    毁灭假设了对作为虚无的虚无的判断前的理解和面对虚无的行为。

    虽然毁灭是通过人达到存在的,它确只是一个客观事实并不是人类的思想。——这里不是太赞同,其实从易碎裂性——毁灭性——可能性——保护性措施,这一条链路不就是人类的预见性再到抽象化能力的具体表现吗?难道抽象化能力不是源自思维吗?

    关于否定判断和存在充实,一切我们的周遭都是基质,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投射和贯注到了哪里,我们的直观就会被一个固定的成分充满,也会渐次消逝,如果基质一直作为未分化的整体呈现在附带的注意中,它会渐渐隐退,成为它的虚无化。使自己从基质成为被规定的形式,它在前面带领这一形式,向世人展示这形式。

    我的注视和固定而实在的对象之间的不断滑动。

    呈现于直观的正是虚无的闪光,是基质的虚无,是召唤和要求形式的显现的基质的虚无化。也正是这个形式——虚无,作为一种乌有在基质的表面滑动。

    换个角度

    如果一切都是存在的充实体和肯定性,我们怎么能这样设想判断的否定形式呢?

    第一判断是具体和肯定的心理活动。此处有实在的客观事实,有肯定的心理事件,有肯定判断,那否定能找到位相吗?

    “不”这个范畴,这个被称之为事实存在于精神之中。因为否定是对存在的拒绝。

    一个存在通过否定被提出来,等同于被宣判,然后被抛向虚无。

    否定是一个连续性的突然中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先前肯定的结果,它是一个原初的不可还原的事件。意识除了采取否定性意识的形式外不可能产生否定。

    否定永远不会从存在中产生出来。我们能大声say不,的必要条件就是——非存在永远在我们之中和我们之外出现,就是虚无纠缠着存在。废话这还用说吗?

    但,就是要较这个真——虚无从哪里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存在与虚无》笔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pk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