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传来一张帽筒的图片(上图),说很像我们家的(下图),我回家一对比果不其然,除了形制不同,其它无异。
我家帽筒高28.5cm,外径12.8cm,挂历上的帽筒高28.2cm,外径12cm,二者大小几无差别。器身同带有六个镂空开窗,口沿描金,挖足;同绘有无双人物谱,色彩浓郁,笔触细密,间饰以记述人物生平的小传,上方诗文周围分别绘的是古玺、扇面、花卉圆形图,不同的是挂历上帽筒绘的人物是武则天、伏生、孙策,我家帽筒绘的人物是武则天、郭子仪、孙策。
对于帽筒,此前不知其为何物,认为是笔筒,总感觉太深,取放不便,心中存疑。看到挂历上的介绍后,始知为帽筒。
上面所绘人物源自《无双谱》。《无双谱》又名《南陵无双谱》,绘者为清代擅长人物画的绍兴人金古良(别号南陵),刻工系康熙时期御殿刻工朱圭,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内收从汉代至宋1400多年间40位人物,每位绘有绣像并题诗文。所收人物皆事迹功业举世无双,如项羽、苏武、李白、司马迁等,故此图册称为《无双谱》。
《无双谱》刻成以来,流传翻刻甚众,民间瓷器图案中也常搬用《无双谱》中的图文。自康熙起至道光、同治,无双谱人物成为瓷器上常见纹饰。
挂历上的帽筒据介绍是清咸丰时官窑出品,咸丰传世品甚少。朋友老刘是搞瓷器收藏的,跟他一说,他说帽筒就是以前官员回家脱帽后架在其上,放置官帽的,并说圆形不如方形的值钱,行话叫“十圆不如一方”、“一方抵三圆”,这是因为方形瓷器制作工艺难度大。 圆形瓷器的拉坯靠的是“离心力”原理,方形瓷器则不同,不能再靠离心力,需要拼接、粘接,成型难度大,并且入窑烧制容易变形。
上网查了相关资料,得知帽筒清时开始有,清代的官帽是硬质斗笠形的,帽顶上有红樱、珠子和金属,易压损变形,故为摆放官帽专门设计了帽筒。
据说现存最早帽筒实物见于嘉庆朝官窑出品,咸丰、同治时民窑相继生产,帽筒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必备的陪嫁品,开始成双成对,既可搁帽,亦当摆设,遂渐不再镂空开窗。镂空开窗是为了便于散去帽中汗气,也便于薰香除味。
我家的帽筒应是仿官窑品(真官窑品可以说民间无存),从单只(不成双)、镂空开窗工艺来看当属咸丰或同治瓷器。品相方面,釉面不是太平滑,且底掉后用铁钯钯上的,不过这种钯钉无意中见证着一种几乎失传的手艺,或许不减其价反增其值。
古人做事太讲究了,一个放帽子的物什竟如此费工费时,真是不怕麻烦。其中显示出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和凡事主敬的态度,值得一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