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应该简单点,欲望太多会让人迷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大家或许觉得这句话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假如选择相对稳定的生活,那么在众人眼中呈现出的就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画面;假如选择折腾一辈子,最后就是你若成功是神话,你若失败是笑话。
艾德·伍德是好莱坞默片时代末期的一位烂片导演,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粗俗无聊的剧情、粗制滥造的画面、毫无逻辑的对白,总之可谓烂得毫无争议。后来大导演蒂姆伯顿把艾德伍德的经历拍成一部电影,并且拿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影片中有一个虚拟情节是让艾德伍德通过一部影片收获了巨大成功,让他变成一个因坚持梦想而受到尊敬的成功励志形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对人的评判标准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你有没有成功”。
转眼步入社会近24个月,对于一个“苏漂”的农村大学生,一穷二白倒是可以完美的诠释现有的生活状态,没房没车没存款。
25岁是个非常尴尬的年纪,当同龄人都在谈婚论嫁,你连男朋友都没谈;
25岁是个非常狼狈的年纪,当别人工作风生水起时,你却望风披靡;
25岁是个非常为难的年纪,当你向往谁谁谁的生活时,亲朋好友会泼你一头冷水,梦该醒了!
没有庞大的人脉圈,没有雄厚的家底,一切只能依靠你自己。
蜷缩在9平方的合租房,心里莫名的失落感,想哭但没有泪水。想想“任性”和“话语权”从来都只是给成功人士的标签。
这个阶段不要跟别人谈论你所谓的理想与追求,因为在你成功前,说出来只会被别人当成一个笑点。
尽管如此,也不是说就不能有理想抱负,长路漫漫我们不需要给自己做太多的设限,也不需要给自己定制众多宏伟的目标,做好当下,甚好。
学生时代的目标:高考能考一个好大学。什么叫“好大学”?个人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个预想的结果即可,不让自己留下遗憾。伟大的目标不是不可有,往往也要切合实际才行。
我的学习生涯其实并没有一帆风顺,放弃所有的休息娱乐活动(我是不是傻),每天只保留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是不是作),饭前看书,睡前复习错题,上厕所都在背诵各种小册子,久而久之,无疑不增加了身体的负荷,长期鼻窦炎、痛经等小伙伴陪伴我度过了艰难的几年(我是不是活该)。我能深深地体会每个高中生面临的考前压力,和时间赛跑、和精力赛跑、和自己赛跑,曾今我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纵然努力千百倍,还是没有考上期望的大学。我埋怨过,但我不后悔,已然付出全部精力,我无憾。我想说的是,努力要找准方向,同时给自己设置阶段性目标,但更要注意身体休息。
步入社会以后,我想给即将面临高考的各位小伙伴们说一句,所有的事情我们尽心就好,如今已不在是考上大学有出路的时代,现在我才深刻明白国家倡导“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政策的意义。不是你成绩优秀你就是赢者,也并不是你没考上好大学你就输了,输赢其实是相对的概念。为了学业放弃所有其实大可不必,校园是个小社会,不管你在哪里磨练最终都是要为了生存而进入大社会。
成长过程中,我们往往被植入大量错误的意识,“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嫁给好人家”等等一系列造成我们焦虑、迷茫和沮丧.............
因为太关注每天的生活和他人微妙的心理操控,以至于错误意识的植入而浑然不知。
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两年中,尽管我还是职场小白,尽管我一无所有,但我在慢慢给自己养成一种解决困境的习惯:碰到问题,要去质疑一切和这个问题有关联的思维和情绪模式,不管能不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路,最终我们有收获就行。
不要经常把学习工作生活平衡挂在嘴边,其实我们未曾认真想过这句话的本质。
付出不等同于痛苦,而收获也不等于快乐。当在学习中受到挫败后,进入恢复模式,疗伤自己,阻碍这些挫败给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从而激发自己变的更好的斗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