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都在看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纵横几千年历史,曾国藩,被誉为半个圣人的人,实现人生三不朽的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其家族子孙也是人才辈出,其家训被后世恭读效学。曾国藩实现了士人完美的追求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文人出身,却带出了享誉盛名的湘勇。原以为他应该非常善于用兵,比如“结硬寨,打呆仗”,然而了解越多越觉得敬爱的曾大人真不是擅长用兵运筹帷幄之人。几次死里逃生,两次羞愧难容跳江自杀被救起来。之前跳江自杀,理解为累积成功经验的挫败过程,一支军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磨合,不熟悉水战,blablabla。
湘勇壮大发展,身经百战后,在收复江宁的战役中,曾大人选择总指挥部驻扎在祁门。祁门是什么地形呢?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形容“地势形同釜底,兵家所说绝地。”如果敌人围攻祁门,只须千人就可将出路堵死,总指挥部就成瓮中鳖。他建议移师东流,到傍江依山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曾大人断然拒绝了。
结果,徽州失守,祁门变成前线,总指挥部仅三千人兵力,太平军攻上来了。防线被瓦解只是时间问题。曾大人也心如死灰,写好遗书,遣散左右,正襟危坐,手持宝剑,准备殉国……幸好,湘勇最彪悍的鲍超意外带人及时赶到解围。后来,李鸿章再次劝说恩师曾国藩将老营移到东流,曾大人拒绝了。还是曾国藩的九弟哀求大哥移营东流。这么多将领都看出来的问题,曾大人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孙子兵法上说,从五个角度来考虑战争,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这个事情来看,曾国藩对地形缺乏决策者应有的敏感度。既然如此,曾国藩到底凭什么胜出的?
曾国藩最擅长的,知人。曾国藩专门写了一本识人的书《冰鉴》。他跟一个人聊聊天,就能观察到这个人品性如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再举发生在祁门的一件事。祁门不适宜做驻地,曾国藩并没有搬,是想徽州可以做其门户,不至于会把自己逼到绝境。可就是以为万无一失的徽州失守了。曾国藩派去的徽州守将李元度去之前,曾国藩叮嘱他几点:1、戒浮2、戒自负3、戒滥4、戒反复5、戒私。都是针对李元度的弱点去说的,但李元度一句话也没听进去。李元度的傲慢导致在处理绿营官兵闹事的事件时过火,反而激起了仇恨,被对手利用。具体什么事:五个月没有领饷银的绿营官兵,被调走干苦力,城门交给湘勇来守。绿营一伙人心里怨气满满,钱一分没有,活还多了。干脆抢劫官银。被李元度知道了,把闹事的一干人都抓起来,不分轻重杀头。结果,太平军将领罗大纲和周国虞知道后,花几百两黄金收买绿营,与太平军里应外合,取了徽州。
再来看,曾国藩在祁门被困时对类似事情的处理。祁门危及时,那些军机参赞、书记文案,记账小吏悄悄的买通二十条小船,偷偷搬运自己的行李,坐等败兵逃回。曾大人知道后,怒发冲冠。但是,他没有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是拟了一则告示,大概意思是,不是朝廷命官的,想走,发这个月薪水和路费,派船相送;以后想回来的,不计前嫌。告示一发出,想走的幕僚反而不好意思走了。
类似的事情,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也是曾大人的高明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