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已过而立之年的人,现在才开始志于学,谈读书,说起来真有些腼颜人世。多年来,一直觉得自己尚属好学之人,但近来的种种自省和认清现实之后,总有种痛定思痛之感。不管怎样,过去已逝,能把握的只是今天。仅以此文作为记录、反思、探索未来读书的方向。
一、读书的启蒙阶段(7岁至10岁)
我的读书启蒙者是父亲身边一位老朋友张先生开始的。既然是启蒙者,有必要交代下张先生的经历。张先生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是国民党的高级干部,在文革时期被划分为“黑五类”。正是由于地位低下,一直未娶上媳妇。后来经人介绍,终于取了一位一只眼有眼疾、带有一孩子的离婚女人。由于出于高干家庭,张先生继承了先人的读书之好。
我家乡地处海南文昌北部边陲的农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至今高速路都没有直通。在那个蒙蔽之地,喜欢赌博、游手好闲之人遍地皆是,唯独读书人少之又少。所以,能遇上他已是十分的幸事。
话说如此,所谓的启蒙书也不能和朋友们的高起点相比。既不是如今孩子们的精良绘本,更不是名篇名著,仅仅是小人书、连环画、公仔书而已。但正是《杨家将》、《程咬金》、《封神榜》、《365个夜》等这类图书。在那个电视节目尚且匮乏的年代,书的精彩内容牢牢地吸引了我,激发了心中最原始的读书动力。有时想起,成年之后爱看冷兵器的武侠片,估计也有这方面的潜意识影响。
即便这样,能阅读的东西仍是不多。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面上应该还是有些书的了。但由于父母没有培养孩子阅读方面的意识,所以我的读物也仅限于上述书籍,阅读的动力仅是自身的好奇动力,而无人引导和辅助。
所以,对于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件事,我是深信不疑的。这么一说,也不是埋怨父母的意思,而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循规蹈矩的、封闭的,至少在读书这件事上,没有直接的、短期的效益,被忽视也不足为奇了。但这事也有个正面作用,最起码在培养我的下一代时,自身有了这样的意识,关注到了孩子的阅读敏感期。
二、读书的进阶阶段(13-17岁)
初二开始,受身边成绩好同学的刺激,发奋读书(主要是课内书,所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道理就是在此),成绩得到了较快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还随之带来了副产品,对更多知识的渴求。于是,开始如饥似渴地读着学校配发的语文课外读物。由于是走读生,每天中午、夜晚休息前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而正是这时,开始留意到学校竟有图书馆的设置(为何用竟字呢?首先中学图书馆较隐蔽,不是独立一栋楼,而是一个夹层。还有我想表达的另一个意思是,如果一件事你从未关注过,那么,它相关的许多事,也许都不会在你生命中出现)。
虽留意到图书馆,但后来去图书馆的次数却寥寥可数。一方面,是因为自我坚持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买书更加便捷。
这一阶段开始真正接触到了名著的概念,开始阅读《三国》、《水浒》、《钢铁是怎样练成》、《傲慢与偏见》等等书籍。
15-17岁是高一至高二阶段,也陆续读了些名著,但似乎高中功课占据了多数夜晚的时间,读起来是节选着读,完整读完的较少。书倒买了不少,什么史记、鲁迅杂文全集、资治通鉴等等。其实业余时间也有,但都被花费在电子游戏上了。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约是高二下学期时,我立志要看完《红楼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结果被老妈发现。被视为大逆不道、被视为读小黄书,呵斥加谴责。在那个年纪,我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却无从辩驳。自然地也没看完红楼梦,然而这一放下,至今就再也没拿起来过,停在了袭人与宝玉温存的那段。我也不知道,何时会再拿起此书,会不会这辈子都不读。因为好书太多,而对现在的我来说,时间又是这么难能可贵。
以上就是18岁以前读的书,也基本构成了现在的我。在行此文之时,感到脊梁一阵阵冷风。原来,思维上的成长,早已停留在了那个阶段上。
三、功利性读书(24岁至30岁)
19-24岁期间,这是大学4年以及工作的开始初两年。荒废、堕落伴随,基本无读书。
24岁之后,在工作上遇到贵人,也迫于职业的需要,为求得到职位提升,开始研究人际关系、成功学等书,也是断断续续,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收获。职位倒是有些机缘巧合,得到了几次提升。
26岁之时,总觉得人生不能只靠一项职业谋生,于是主动地参加了全国的各类资格考试,获得了许多考试经验和一些证书,算是有了些收获以及底气。也算是给不努力的大学时光给了个交代。
四、终身学习,以终为读
2013年之后,对人生意义等问题开始深入地思考,越发觉得人不能光为糊口而活着,这样的活法充满着无奈。始终觉得人应该更主动地掌控自己能掌控的那部分生活。于是,开始涉猎哲学、历史类的书籍,但内心之中一直有疑惑,总觉得书海如此浩大,如何选书、如何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捷径”,很重要。
有上述意识后,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找各类大咖的推荐书,就像大学里什么“必看电影”之类。这样摸黑地读了几年之后,又发觉总是人云亦云,有点拾人牙慧之感。
好在,今年8月份开始,读到一句名言。读书的意义——正是找到更好的书、读到更多的书。
读了这么多年书,今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通过书来找书,才是更靠谱的办法。没有人能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读什么书、能读什么书、读懂什么书,最归根结底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里有个捷径,找到那些你想成为的人,看他们怎么读书、读书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偶然间,读到一篇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未读过的朋友也可以去人民网读读看,链接就放在这了。http://book.people.com.cn/n/2015/0513/c69398-26994800.html。
从今年的《乔布斯》传记、和菜头的公众号等开始,按图索骥一般,逐步找到了王小波、墨子、胡适、罗素、罗兰、柏拉图等大贤、大智慧之人,未来似乎已经来了,剩下的只剩下执行。
题外话:近两年至三年的时间,都会将精力花费在哲学、历史、心理学等领域,近期会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开始,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书友,一起学习和交流这几个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