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图‖记忆中家的样子
一九五八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刚刚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还没有从创伤中彻底走出,就又被带入大跃进的洪流艰难的挣扎着;日后那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父亲,正坐在离我母亲家几公里外的粮囤上,空洞的眼眸中正在纠结着是上学还是出去找工作的矛盾中;而当时的母亲却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了全乡最幸运的同龄人!她拥有了让人艳羡的工作——铁路电务段话务员……
这个世界很大,大的让有的相识的人一生也只见一面!这个世界又很小,小到在交通和沟通都不方便的当时,母亲的工作也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母亲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而几公里外陌生的父亲还在人生的粮囤上抉择着……
他没想到的是,四年后,命运的枷锁会把他和母亲捆到一起,母亲和后来的我们,不但没有因为父亲的存在共享天伦,反而因为他的工作失去了太多童年的快乐、幸福、还有美好!
我母亲也化身成我和姐姐们眼里的超级英雄,领着我们四个孩子,笑对恶劣的现实,艰难的生存着……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岗位,陌生的同事,还有那些陌生的人际关系……
一切的一切都让母亲惶恐紧张,突然离开农村也让她猝不及防,一点准备都没有!没办法,再坚强再自立的她也还是个孩子,1941年出生的母亲,上班那年,还不到十八岁!
十八岁,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既像羽翼渐丰的幼鸟,欲搏击长空;又像温室里的花朵,还在静待风雨的磨砺;
可是不到十八岁的母亲,在当时的环境下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过早的离开家乡去面对未知的风雨……
我曾经问过母亲,这一辈子有没有过后悔的事。母亲给出的答案是——没有!
多年以后我才想明白,勤劳善良的母亲曾经拼搏过,曾经努力过,曾经抗争过,曾经坚持过……却唯独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一切再苦再累都是她对命运不公的有力回击!
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如鲠在喉,已没有了退路何不逆水行舟……
靠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母亲在电务段的头三个月就完成了别人一年才能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同时由于技术过硬,母亲也提前下到分工区进行实习工作。
晦涩的繁体字,难懂的数字代码,绕嘴的城市编号,易混的区位………按照难度分,电务段的工作段位如果是黄金的话,那么当时话务员的岗位堪称王者!
那个时代话务员的工作难度,可不是现在随便一个客服小姐就能驾驭的!现在的客服只要声音甜美,口齿伶俐,在固定的模式下不翻车即可。
可是五十年代铁路系统的话务员,却不容许犯下类似说错话,报错数等低级错误。而且还是在设备陈旧硬件落后,一切参数都得白纸黑字去备份的情况下!
和现在动辄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模式相比,当时的工作难度可见一斑!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