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被电梯里的对话给惊到了!
晚上回家,和几个邻居在一楼等电梯。电梯打开的瞬间,我身边的年轻妈妈和一位匆匆出电梯的男士打招呼“**老师”,老师顺势摸了妈妈身边小男孩的头说,“**,出去玩啦?!”。也就一瞬间功夫,电梯门关上了。
“你怎么不跟人打招呼?”年轻妈妈说到。
还没有听到男孩儿回应,妈妈追问了一句:”你怎么都不跟人打招呼?“
小男孩儿看上去大班样子,穿着条纹水手服,在我身后方回应了一句:”我都没反应过来“。
”没反应过来?你不能没反应过来!“
What?不能没反应过来!还能有这样的回应。我确定自己不自觉地皱了眉头,不合适回头看,我有点儿为身后的小男孩儿担忧起来,他会怎么回应?
“可以没反应过来的,我就是没有反应过来。”男孩儿有些急了,开始为自己申诉,声音不大,透着委屈和不公,我心里暗暗叫好。
......沉默了一两分钟
在到达他们楼层的那刻,妈妈边说边往出走,“没反应过来,你是笨呢吗?见到人怎么可以没反应过来......“妈妈的声音随着电梯门隔在了门外。
不知道这一场”指责“还会持续多久,不知道小男孩儿会怎样?今天的晚饭想必是吃着不香了。
妈妈的言语里,没有严厉、没有批评、没有惩罚,在我听来,却像枷锁一样,把孩子给锁住了——表达锁住了、自我锁住了、自信锁住了。
没有反应过来,多正常的状态啊;真实表达自己的状态,多好啊!
明明可以真实表达,却要硬生生被压下去;明明要做个坦诚的孩子,却要被见人打招呼的道德“绑架”;明明是个自信勇敢的孩子,却要莫名被否定;明明可以很爽朗明亮,却要被压抑妥协。
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不公平、太可惜。
虚伪怎么来的?逃避怎么来的?自我否定怎么来的?胆小怯懦怎么来的?妥协讨好怎么来的?对抗叛逆怎么来的?阳奉阴违怎么来的?唯唯诺诺怎么来的?
就在这一次次“杀伤力”极强的对话中来。
允许“不好”、接纳“不好”,对于讲究“圆满”的中国人来说,真心不易,这是每个我的课题,也是整个民族的课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3430658/6cbadee97877ea8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