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学习4

传习录学习4

作者: 旅途觉醒 | 来源:发表于2021-10-28 21:24 被阅读0次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学习理解:第1句话出自《大学章句》里面对于明德的注解。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良知光明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能力,是能够应对万事万物的。但是啊,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被欲望所蒙蔽,变得浑浊。

所以明明德的过程,就是不断去擦亮自己那一颗本就清静的心。拭去蒙在心上面的灰尘,让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心,那颗心就是我们的良知良能。

王阳明又据此说,人哪!没有心外之理,也没有心外之事。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学习理解:王阳明说啊,心就是性,性就是理,关于心、性、理,那都是在搬弄几个字眼。

对于朱熹所说的,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要学习心与理罢了,提出了否定。

儒家最开始所讲的并不是哲学,而是行动是德行之学。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讲哲学的呢?主要是从宋儒,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开始的。

有一些出处,讲的是面临佛教的竞争,因为佛教解释了世界是怎么来的,也提供了人死去了会去哪里的答案。

于是呢,儒家也开始就这些问题给你出了解答。

但是到了王阳明,又把它翻过来了,叫我们不要拘泥于文字概念的纠缠。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学习理解:有同学就问啊!既然每个人都有这颗心,而心就是理,那为什么有的人做善事,却有的人做坏事呢?

这就属于在文字上面纠缠。

而王阳明也给出了答案,说因为恶人之心啊,是失去了他的本体。

什么叫失去本体了?应该是本体为私欲所遮蔽,心就不明了。

就好比太阳被乌云所遮蔽。但是太阳有没有呢?它一直都在,但是被遮蔽之后自己是找不到的,也是看不见的。

人终其一生,就是去擦拭掉蒙在心灵上的灰尘。去找到那一个本自清静且明亮的本体。

相关文章

  • 传习录

    【2020.12.7 周一 】 Day 196 *学习内容:《传习录~171-4》 主旨: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 传习录学习4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学习理解:第1句话出自《大学章句》里面对于明德的注解。 明德者,人...

  • 传习录

    【2021.1. 4 周一 】 Day 216 *学习内容:《传习录~173-9》 主旨: 心学实修,循序渐进 【...

  • 传习录

    【2021.1. 11 周一 】 Day 221 *学习内容:《传习录~174-4》 主旨: 蒙以养正,念之念之 ...

  • 传习录

    【2021.2. 4 周四 】 Day 239 *学习内容:《传习录~189》 主旨: 致良知的效用要自己体验 【...

  • 传习录

    【2021.1. 22 周五 】 Day 230 *学习内容:《传习录~180-4》 主旨: 真理终究会被认知 【...

  • 46体用一源(重要)

    姜忠学的心学课学习笔记 三、《同修传习录》专集 第47 :体用一源,扒开心学功夫的门 邓艾民注版本《传习录》第 4...

  • 传习录

    【2020.12. 17 周四 】 Day 204 *学习内容:《传习录~172-4》 主旨: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11/4总2205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之《黄直录》。 ...

  • 20191017

    计划及完成情况: 1、学习强国 完成 2、知识产权 完成 3、抄写笔记 完成 4、传习录 5、中级 打分:6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hb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