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黑洞”是时间管理里的一个名词,意为一些被浪费了的时间,通常指刷朋友圈、刷短视频,玩游戏等。
“时间黑洞”是与多巴胺相连接的。这种源自感官刺激的沉溺状态具备几个特点:
1、刺激产生多巴胺后,需要持续的喂养
沉溺于刷视频、追剧这类感官的刺激,就容易迷失在“时间黑洞”里。坏处在于其产生的多巴胺是来自感受物的多巴胺。为了让这种多巴胺的状态再飞一会儿,就需要用下一个视频、下一个链接不断的喂养原本兴奋的多巴胺。
2、陷入“一边,一边”的状态,延缓不适感的解决
这样的沉溺状态,可以兼容不舒适的身体感受,比如追剧的时候,你口渴了,但你沉溺于其中的故事情节,所以你会延缓喝水这一举动;或者你觉得天气有点凉,需要添加衣服,但你实际上也没有立即起身拿件衣服穿上;或者明明困意来袭,但你还想着看多几个视频再睡觉,于是造成了“一边打哈欠、一边狂追剧”之类的现象。显然,时间黑洞不仅是吞噬一个人的时间,还弱化了一个人在正常状态下应有的现实行动力。
3、进入虚拟世界,容易造成无边界感
“时间黑洞”意味着没有边界,不会点到为止。问题在于,虚拟世界里是不怎么提醒你边界的存在的。有本书叫做《设计成瘾》,诸如短视频、游戏这样的虚拟世界实际上就是喜欢设计成瘾,一旦你进入了,就容易被带节奏,陷入沉溺的状态之中。所以,不要指望追逐感官刺激的虚拟世界给你明确的边界。
如何避免陷入时间黑洞?
1、做好媒介管理。尽量少与手机、电脑等媒介接触。可以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玩手机,在固定的时间点收起电脑,这样,就可以重新聚焦到需要做的事情上。
2、发挥好习惯的替代效应。用阅读、写作等好习惯,去替代原本下意识、习惯性的类成瘾行为。比如下班后,我选择在简书上写作,就不会去打开和观看什么视频之类的了。写作对沉溺行为具有相当的替代效应。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我深刻的明白,长期来看,写作给予我的回报,要远远大于我去看什么视频。这样的替代,只需要一转念即可实现。阅读、写作会产生来自想象物的多巴胺,这种多巴胺,可以带来明确的边界感。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追逐来自想象物的多巴胺,避免陷入“时间黑洞”,我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宝贵时间,夺回生活的掌控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