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的想法总是特多特沸腾,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去做时,才发现几乎不可能全部一一兼顾。此时「效率」两字就不得不又一次被搬出来了。我觉得虽然「效率」问题一直被无数人嚼来嚼去,但作为个体而言,每一次对效率的新思考都很有价值。理由则在于——
总的来说,在人到达退休年龄之前,生活的复杂程度是一直在增长的。从小时候的读书考试(其实那已经不简单了),到毕业后开始工作,二十几岁添加婚恋任务线,再过几年养娃任务上线且二十年内不能下线,在孩子离家前往往养老任务线也开启了,接下来中年危机、健康问题,不少人还要面对婚姻经营搁浅、中年职场困境……总之,人生就像一团越堆越多的数据线,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每天的时间和精力却不会因此而增加,反而由于年龄渐长,精力也拼不过小年轻了。
「Complexity & other beasts」封面,版权属于原作者由此看来,效率是个需要时常反思时常更新的动态概念,而非某样“二十岁时发现好用、接下来一辈子就能靠它走向人生巅峰”的静态工具。
前段日子我偶然在某篇文章里看到一种用来每日反思的思维套路,叫ORID Logdown。很感兴趣,于是就多搜索了一步。ORID 的原型其实是由加拿大的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ICA) 提出的,作为一种引导群体讨论的提问方法框架。除了工作中的小组讨论外,ORID 套路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和场景。比如 ORID Logdown 就是由著名编程教练郑伊廷 Xdite 为学员提供的一个每日反思回顾的具体方法。那么,ORID 指的到底是什么方法呢?
Objective: 客观 - 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还记得什么?
Reflective: 反思 - 一句话形容今天的情绪(高峰、低谷)
Interpretive: 诠释 - 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何重要领悟?
Decisional: 决定 - 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明天要继续哪些工作
这的确是个很简洁很有逻辑的每日个人反思套路,ORID 尤其突出了情绪的作用,大大淡化了普通回顾方法里”时间“的地位——消除了”今天在A上花了2俩小时,B上花了仨钟头“这样流水账式的总结。
于是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争取每晚洗澡时都在脑子里用这种方法进行每日反思。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用来回顾总结每日收获的思维工具,更可以用来探索自己效率的源泉——
“我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分布在什么区间?和当下的任务有关吗?和当时的个人情绪有关吗?和别人有关吗?具体是什么关系?”
也许有人会觉得效率是来自外界的——”死线就是生产力“嘛,但是通过 ORID 记录,我认为真正的高效其实是由内部驱动的——能量只来自于内部。
正面的情绪往往最能激发高效率:有时在兴头上,一天不怎么吃东西也能高效超额做完很多事;有时人”觉得不对劲“,那再怎么喝咖啡也很难有什么产出。
也因此,很多试图从外部出发来调整状态提高效率的手段会变成缘木求鱼。比如前一句提到的猛喝咖啡,或是吃东西,再或郁闷了动辄要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是试图向外部寻求改变的行为。并不是说这些手段就一定没用,而是想在这儿强调真正的改变源泉是来自人内部的。也许去买咖啡的时候碰到帅店员向你抛媚眼,因此接下来一天都可以心情愉悦地工作;又或许去苍山洱海净化心灵时,偶遇一位智者告诉你一个赚大钱的机会,于是你当晚就像打鸡血了一样回家彻夜工作了。这都是有可能的。可是来自外部的推力若最终真能改变你的工作状态,那也是最终通过影响内部情绪而产生的。
那怎样可以找到从内部真正激励自己的因素呢?
最好的方法还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真诚向自己发问。
有些人会被有难度的任务激发挑战欲,有些人从与人交流合作中获得干活的动力,有些人必须要一个人摸黑工作。
所以说,了解自己是一件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事。
一切的效率都将基于此。
最后以 Sidney J. Harris 的一段名言来结尾吧:
「Ninety percent of the world’s woe comes from people not knowing themselves, their abilities, their frailties, and even their real virtues. Most of us go almost all the way through life as complete strangers to ourselves.」
「世间90%的问题和麻烦都来自于不自知的人们;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弱点,甚至也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未曾真正了解过自己。」
谢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