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博物志•仙谷灵蛇

博物志•仙谷灵蛇

作者: 付强_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09:19 被阅读0次

《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编撰,共十卷。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历史人物的传说、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等等。

张华,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自少贫苦,因博览群书而才学过人,在曹魏时入仕,西晋时受重用,晋赵王政变遭杀害,年六十九。后获平反,追复官爵。

张华工于诗赋,存世作品颇丰,他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的《博物志》,是继《山海经》后,我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

我们熟悉的很多故事最早都出自于《博物志》,比如“薛谭学讴”的故事:薛谭向秦青学唱,自谓学成,辞别之际,秦青高歌一曲,响遏行云,薛谭方知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成语“响遏行云”便出自这里;再比如“浮槎”的故事:有人自海上乘木筏进入天河,得见牛郎和织女,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见诸文字的最早版本;还有“二小儿辨日”的故事,一个小孩认为早晨的太阳大,所以离人们近,一个小孩认为中午的太阳热,所以离人们近,他们问询孔子,可是孔子也答不上来.....

《博物志》卷之十·杂说下,记载了一个诡异山谷蛇作祟的故事,翻译如下。

天门郡有个陡深的山谷,在那里,有人从山谷下面走过,会忽然腾跃出山林之外,样子像飞仙,一会儿就不见踪迹了。一年中发生这种情况的相当多,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仙谷”。

有些喜欢修道的人,便走进这山谷里洗浴,希求自己成为飞仙,常常得以遂愿,飞升而去。

有个有智谋的人,怀疑其中必有妖怪,就用一块大石头拴住自己,又牵着一条狗进入山谷中,像以前发生过的情况一样,狗又飞走了,而他自己因为大石头拴着没有被飞走。

这个人回去告诉了同乡的人,并招募了几十个人手执木杖,斩断山草,砍去林木,来到山顶观看,远远望见一个怪物,长几十丈,十分高大,遮掩常人,耳朵像簸箕那么大。这人便与怪物格斗,放箭射它,最后把它刺死了。再一看,这怪物所吞的人骨头聚积在四周都成堆了。

原来是这一条蟒蛇作祟,它张开嘴宽度达一丈多,前前后后所失踪的人,都是这条蟒蛇吸气吸上去的。自从怪物一死,这一带就太平安定,再也没有祸患了。

慢慢地,再也没有人进到这个山谷,也寻不到进出山谷的路了。

不知什么时候,有个人走山路掉进了山谷,因为没有出去的路,在山沟里快要饿死了。看看附近,有不少龟蛇,整天伸长头颈朝着东方,他就趴在地上学龟蛇的样,于是肚子就不再饥饿了,身体变得异常轻便,能攀登山崖。经过几年后,他试着举起手臂耸身往上跳,果然就跳出了山谷,于是就回家了。他满脸喜悦,人也变得比过去更加聪明智慧。他恢复吃谷食,尝美味,过了一百天,又回复到原来的本性。

相关文章

  • 博物志•仙谷灵蛇

    《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编撰,共十卷。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历史人物的...

  • 灵蛇传奇

    格丽与成都博物馆联合呈现灵蛇主题展,共同探索东西方文化中灵蛇的多重意义。此前,展览曾先后在意大利罗马、新加坡以及日...

  • 俗谷中的思考

    “人”+“谷”=“俗”“人”+“山”=“仙” 人生总是会经历“俗”谷和“仙”峰,每个俗谷过后必然是仙峰。人生中的每...

  • 酉阳杂俎•灯花婆婆的鬼异故事

    《酉阳杂俎》是唐朝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所记有仙佛鬼怪、志怪传奇、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及清《聊斋志异》相...

  • 仙谷

    (一) 尚国南部有地曰“石川郡”,有座高山,逶迤连绵,唤作“苍岭”。 苍岭壁高千仞,险峻峥嵘。远观苍翠欲滴,千山一...

  • 仙谷

    一湾碧水, 一座凉亭 山间有蝴蝶飞舞 清风徐来 偶尔蜻蜓驻足 采菊东篱下 无市井之嘈杂 无人声之喧嚣

  • 中国孩子必知的神话-盘古(一)

    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jī仙...

  • Museum成都4

    灵蛇传奇

  • 格局

    人+山=仙,人+谷=俗。 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缠的都是鸡毛蒜皮。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视野广阔,志...

  • 格局越大,心态越好

    人+山=仙,人+谷=俗。 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缠的都是鸡毛蒜皮。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视野广阔,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物志•仙谷灵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ll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