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这个主题用了好几篇文章来写,道理和方法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发现,即使把这些东西讲清楚了,还是无法促使做出行动改变。今天尝试利用反问的方式来觉察自身寄托在物品上的情感和执念,如果这些情感和执念是不需要的,那么就连同物品一起舍弃,给自己的生活腾出时间和空间。
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就像一个容器,一边是控制物品的流入,一边是控制物品的流出。一、可以使用,但很少用的东西
东西的价值并不体现在价格上,花钱买回来,那只是占用,并不等于拥有。东西的价值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纵使是收藏品,装饰摆放也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
这类东西很多时候是在冲动驱使下购买的,然后被自己放置在家中某个角落里,占用空间。而之所以不能舍弃这些东西,往往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因冲动买下的,是非理性的,却相信自己是经过理性考虑而做出的决定,毕竟买错东西,或是承认自己的眼光和品味没有那么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所以,断舍离这类物品时,问问自己:我是否喜欢用它?它是否能够给我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如果喜欢,并且用得舒服,那么就留下,否则就直接扔掉。
二、还能用,但丢弃觉得可惜的东西
我舍弃不了的东西大多属于这类。一双鞋我会穿到不能再穿才舍得丢弃,哪怕现在穿着各种不舒服;大学时穿的衣服,现在依旧还穿着,即使衣服已经显得有些老旧了;大学时用的 SnoyErisson 手机,还放在家里,想着以后要是手机坏了,可以顶替用一下 .......
我并非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却有着如此节俭的生活习惯,这是与小时候父母要求我养成勤俭节约的观念有关,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不断深植强化这种观念,于是在我断舍离这类物品时,内心充满着各种矛盾情绪。而我的节俭行为却明显有些过度的,原因在于:我觉得自己不配使用更好的东西,于是就将就着使用这些老旧过时,不舒适的东西,因而生活就慢慢变得将就起来。
从“可惜”一词就能看出我的“不配感”。“可惜”具有两层意思:我所认为的“可惜”,指的是珍惜,聚焦在“物品能使用”,而不是“我要用”,所以物品是主要的,我是次要的。而“可惜”另外一层意思是“爱惜”,指的是买回家,使用它,体现和发挥它的价值所在。
所以,我需要问自己的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物品为中心?如果我是主人,那么就选择我要的和我喜欢的,放弃那些不喜欢的。
三、未来说不定会用得到的东西
这些大多数是趁商场和超市打折,捡便宜买回来的东西,这也是囤积病的根源。但在这个物流发达,买东西很方便的时代,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因担忧未来而囤积商品,除非是特殊事情,或是市场上稀有商品。
对于这种东西的断舍离,直接扔,只保留短期内(一两个星期)的使用量即可,而且我们不能保证未来是否会有更好的商品出现,所以买一些即可,大不了觉得好用,下次再继续使用。
四、东西很贵,不舍得用,更不舍得扔
与第二类东西类似,无法舍弃这类物品,很大程度上是内心觉得自己配不上使用这些物品,带有自我贬低的心理。一件物品的价格超出了自己的消费水平,那么使用它就会容易给自己造成压力,觉得消费不起,与自己的价值不相符,感觉龙袍穿在猪身上一般。
对于这类物品的断舍离,问问自己:我是否值得使用它?我的内心是否觉得自己不配使用它?如果觉得实在用不起这些物品,那么就转送给适合它们的人,毕竟物品遇到更适合的主人才能发挥其价值。
五、别人送的礼物,代表一份情谊,不舍得扔掉
俗话说得好,礼轻情意重,送礼的人希望通过一份礼物来表达对自己的情谊(感谢、爱慕、祝福),而自己也因收到礼物会感到高兴。只是别人送礼物,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来判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因而很多礼物未必是适合自己使用的。
而扔掉这些礼物,大多是觉得会 “ 冒犯” 送礼人,不领情谊。而仔细思考,礼物能代表送礼人,但并等同于送礼人,礼物在接受的一刹那就已经完成了 “ 使命” ,至于自己是否用得开心,用得合适,其实与送礼人并没有太大关系,毕竟对方在不了解自己的前提下,送出不适宜的礼物是很正常的。
因此,对于礼物的处理,问问自己,它是否对我有用?我是否喜欢使用它?
六、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品
对于纪念品的断舍离,需要聚焦在 “ 意义” 的思考上。随着阅历和体验的增长,生活中值得纪念的经历会逐渐增多,自己对意义的理解也会因此不同,旧有的纪念品也会被新的纪念品代替,许多曾经珍视的纪念品也会慢慢想不起具体的场景和心情,因而失去了意义。
对于纪念品的处理,只需要保留 2-3 个即可,而保留时,问问自己:它对我的生活是否有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近使用断舍离进行自我审视,觉得效果很好,原因有两点:一是很久不清理的房间,一下子变得干净整洁,觉得十分有成就感;二是断舍离是一种逆向操作,相对于通过思考来改变行动,有时候直接采取行动影响想法改变,进而带来心灵上的变化,反而效果来得明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