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最近的文字偏于“追忆”,那些小时候的模糊经历,突然某个时刻就击中了现在的自己,仿佛多了一只眼睛,审视自己的“古今”,一些遗忘的、模糊的也仿佛清晰了、清醒了!
于是,某些搁置的记忆也在此刻击中了我。
那些年,没有QQ,没有微信,只有一封封纸折的信,还有满目的娟秀的字迹,还有一段段触碰少年少女的“优美词句”,寄信到收信,过程慢吗?慢,却那么让我心动,那些日子。 ——评论•王富超老师 《那群人改变了我01》信•始 梅与月的青春
我的青春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乖张。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嘴上的“乖乖女”,邻里口中的“别人家的那个懂事的孩子”。可青春本身独有的骚动感染着处于那个年纪的每一个少年少女们,我也不可避免。
信中的“梅与月”互相诉说着青春的五彩斑斓,有关学校,有关老师,有关学习,有关那个“他”……那时没有QQ,没有微信,只有这一封封信,今天的烦恼隔了一个星期早已烟消云散,却被彼此那么用心地对待,一句句,一段段的绉言绉语就这么流淌于我们的笔下,流淌于我们的心间,流淌于我们的整个青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至今一直最喜欢的一首诗,我想现今我仅有的一点文艺细胞都来源于那些信吧。
那一封封遥远的,慢慢的书信,还有写下信中每一个字的认真,反复品读来信中每一个字的激动,那些日子,慢的满足,慢的充实,慢的美好。
(现在的日子,每天步履匆匆,却连坐下认真读一封信,写一个字的耐心都没有了。总有一种读了这本书却读不了那本书,写了这个字却写不了那个字的焦虑感。可有关“快与慢,得与失”的故事,那些日子正在慢慢向我诉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