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河散落人间
书信予云笙丨关于爱好

书信予云笙丨关于爱好

作者: 寒色江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6-27 13:09 被阅读0次

云笙妹妹

最近妹妹在等待入职,憧憬之余亦颇多不安。你说你似乎没有兴趣爱好,因此白白把令人羡慕的自由时光,变成了苦等煎熬。这一期书信呀,我们来聊聊爱好吧。

小孩子自我介绍时,总会说爱好特长是绘画、乐器、舞蹈……可是长大后我发现,身边大多数人都没有爱好。下班后躺在床上刷手机、打游戏,偶尔出门聚餐、游玩,似乎构成了未婚打工人的生活底色。

我的前任正是如此,沉浸于微博、短视频与游戏,还说这才是打工人的角色,所谓读书学习,都是学生时代该做的事。

网上用一个词,概括了“打工人的快乐”——多巴胺,却鼓励我们,要追求另一种快乐——内啡肽。

小梦最近在学心理学,一定对这两个词不陌生。追求多巴胺一时爽,一直追求一直爽,但当岁月从指缝间溜走,回首往事时,你获得了什么?

或许会感动,又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的一年;或许会惆怅,又是晨钟暮鼓、“空巢青年”的一年;亦或许会惭愧,立下许多新年的旗子,却在温水煮青蛙的生活中,周而复始地沉沦。

“未婚打工人”,其实是一个很奢侈的身份。比起学生时代,不再有人干预你的业余时间,亦没有一系列考评机制,逼迫你24小时为之努力。同时,你有了收入,有了富养自己的资本,无需伸手向父母要钱,也就少了追逐热爱的诸多顾虑。

然而,许多人一踏入职场,就面临催婚、催生娃,很快便有了柴米油盐的羁绊,兴趣爱好、自我提升,统统靠边站。

尽管我们尚有大把的年岁,但“单身贵族”的流金岁月,也不过短短三五年。而三五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拉开与同龄人的差距。

这种力量,就是“长期主义”。

个人成长类文章中,不约而同会提到读书、写作、运动等,比起手机里的声色犬马,这些兴趣爱好更有意义,能带来成长。小梦在简书写文这么久,哪怕只是日记,想必也能感受到“成长有迹可循”,感受到文笔与思维的提升改变。以后若转向自媒体赛道,这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我在落笔《萧萧数年》时,也深有同感。许多往事已然模糊,却在翻看空间、朋友圈与日记时,还原了当时最鲜活的经历,故很感谢喜欢记录生活的自己。

2021年入职之初,我加入了写作营,开启了自媒体写作之路。经过半年历练,我开始走出“写自己”,转向“写世界”,参加征文,投稿伯乐,在诗词领域耕耘公众号。素材与灵感,也开始来源于历史、新闻、书影中的世界。这也倒逼我多读书,看电影与纪录片,对社会热点多了更深层的思考。

如果愿意,可以尝试自媒体这一赛道,例如书影评、心理情感、个人成长,抑或你的其他兴趣与擅长。建立起自己的选题库,稳定更新频率,并以输出倒逼输入,不仅能形成良性循环,还能打造自己的影响力——无论是线上陌生人的反馈,还是线下亲友、同事对你的印象。体制内往往都看中文笔,无论公文、新闻抑或故事、散文,好文笔能助力你在同辈中胜出,被领导看见,也能让你永远成为语文老师的骄傲。

当然,随着写作变现的深入人心,自媒体或多或少带点功利。若想追求一份难能可贵的少年感,还要“有趣”。

我的发小,从小过分安静内向,家长都担心她与社会格格不入,毕业后她回家乡教书,周末与假期,喜欢天南海北地追音乐剧、话剧,常常为了爱好,踏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她的朋友圈中,我能看见一种潇洒,一种光芒,一种热爱的力量。

还有朋友喜欢摄影、骑行,探索险远之处的奇伟瑰怪之观,抑或重拾“童子功”,将一切疲惫烦忧,湮灭在琴声、舞蹈中。

这些爱好,或许需要一些时间金钱成本,但艺术陶冶情操,行万里路,更是“读万卷书”不可缺失的注脚,可以尝试了解与培养一二。在这方面,我也没什么特长,唯一的爱好,是坐着公交车在城市中流浪,看沿途的风光,人来人往;抑或骑上电驴,到附近咖啡馆、图书馆坐坐。换一种环境,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最能洗刷掉一身班味。

此外,还可以培养一些低成本爱好。例如我最爱的数独,棋类、拼图、做手工等,既可一个人安静琢磨,又可拉上二三好友一起玩,下班后的夜晚、休息的间隙都能做。过了30岁,人体机能就开始衰落,而这些益智的小爱好,能锻炼脑力、记忆力、观察力,使我们保持思维活跃。

那么,如何发现并培养一项爱好呢?

首先,找到自己兴趣与擅长的交叉领域,这需要主动破圈,走出去才有故事。

去尝试之前未做过的事,参加社群、训练营、线下活动,见识更多人生样本,体验生命中不同的活法。我就见证了一位写作营同学辞职创业,在个人品牌领域,从零到一做起,由于我们同城,她时常邀我参加活动,读书会、文化沙龙、公开课等,听别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尽管我从未考虑过IP之路,对社群里的分享,常常持观望态度。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它培养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喜欢看不同职业领域的故事,惋惜于一生不能将所有职业体验一遍。与此同时,我对人生的挫败不再过度惶恐,因为我看到,一个人也能活得熠熠生辉。

其次,找到自己的心流状态,享受过程,才能毫不费力地坚持。

能称之为坚持的,往往都是一些逆熵增的事情,甚至每一分秒都是煎熬。学习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此类情形,如备考、值夜班,但作为爱好就大可不必。强扭的瓜不甜。以我为例,转眼接触数独七年之久,疯狂时一天能做五六小时,即使绞尽脑汁,头昏脑涨,还是欲罢不能。有时心中烦乱,状态消沉,但一沉浸于数独的世界,很快就能抛开一切,专注当下的每一道题。我想这就是“令人上头”吧。

数独何以成为我的“心流”呢?一方面是成就感,一方面是团队裹挟。数独,或许就是我兴趣与擅长的交叉领域,首次参赛铩羽后,我立志一雪前耻,在半年后的比赛中,就一举闯进前十,之后的比赛也一向跻身前列,带给我难得的信心与勇气。另一方面,我加入了很多数独群,结识了恩师、队友,以及天南海北的伙伴,日常研讨题目,组队竞技,走到哪里都能“面基”,于我也是一种反馈与督促。独行者快,众行者远,如果想做成事,不妨加入相应圈子,在向上的氛围中被裹挟着前行。

最后,寻找职业与爱好的交叉点,让爱好与事业相互成就。

曾看过一些例子,小学老师热爱配音,于是录制了许多少儿读物,让孩子们听着老师的声音读书;狱警喜欢数学,就经常设计解谜游戏,带犯人们思索求解。我原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为了研究数独出题与小程序开发,自学了许多课程,勉强学会了C语言,写出了自己的数独代码。这些技能,同样能助力职业,但倘若没有爱好加持,我断然不会有动力去学。

小梦的工作要用到心理学,其博大精深,绝非以考证为止境,不妨深研这一领域,去读书学习,向内探索,水到渠成,也就不觉枯燥痛苦。

常感慨工作以后,就失去了学习新东西的兴趣,似乎不再愿意做“无用之事”,可以以赛代练,以考代练,去参加单位内外的比赛,报名考证、考试。我一向追求爱好的少而精,总有一两项要拿得出手,这些奖项证书,无疑能为你的简历加分。

以上仅是我的经验与观点,祝小梦早日找到心之所爱,素履以往,一苇以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信予云笙丨关于爱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r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