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录。
请记录。
如果没有记录,人类将看不到曾经走过的路。
在朋友圈看到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和《质数的孤独》作者保罗·乔尔达诺的访谈,原来是译文出版社1月份新鲜出版了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新冠时代的我们》。
我在淘宝下了单,昨天送到了。
猫哥帮我把快递取进了办公室,我正从洗手间回来,他喊了我的名字“徐思远”,我听成了“服务员”,以为办公室又演起来了——一群即兴人的办公室日常。
“什么服务员,有你的快递”。
“啊~我的书到了”。
在这个办公室拆书总是快乐的、充满期待的。
我拆开,念出来《新冠时代的我们》。
大腿问:“上面有你的文章吗”。
我愣了一下。多好的提醒。
“这本没有,我的印在《故事会》上了”。
还有一些没说出来,也似乎没必要说出来的故事。
我的新冠日记被打印了出来在日本的一个展览上。
谁看到了,会怎样地影响他的生活,我有没有这场展览的照片或者影片记录,都不重要了。
那些日子流淌过去了。
我没有逃避,只是生活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不停发生着值得记录的事情和想法。
昨天是科比的飞机失事一周年。
小胖爱穿一件写着“Laker,Kobe,Gigi”字样的卫衣。我总是更在意“Laker”,不是因为湖人队,因为我大学的交换学校密歇根大河谷州立在密歇根湖畔,学生们称自己“Lakers”,穿着校服坐校车、去超市,司机和收银员大叔会有力地喊一句“Go Lakers”,那些陌生而亲近的眼神,一直刻在我脑海里——我常常回忆,很少写过。
再早一天我问小胖“gigi”是科比的女儿吗?他说,是的。
我们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昨天,小胖在公司群里发了一张喜洋洋官方纪念图,我们轻松地嘲笑画风丑陋,轻松地谈起一年前的这一天。
我在洛杉矶,好朋友的Linda的沙发上,连续好几天的凌晨4点,我因为时差自然醒。总是在第一时间刷到朋友圈里的“噩耗”——武汉封城、科比飞机失事。那个时候我学会了一个英文单词“Overwhelmed”,在那之前,我没有一个精准的词描述这种信息量太大承受不了的感受。那些天还没亮、想睡而睡不着的时刻,我现在只记得Linda收养的小胖狗Kujo跳到我睡的沙发上,在我肚子上重重的分量和敦实的小屁股的手感。那份真实的陪伴,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安慰。
那一天,小胖的凌晨四点,收到在美国留学的女朋友的电话,告诉他“科比死了”。经历了很多假新闻,尤其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新冠时代初期,“信任”变得复杂而脆弱。——不如睡觉。
等小胖早上睡醒,已经证实科比去世。他说,我给好兄弟打了个电话。打完我崩溃得哭了。
他听到爸爸在房门外说,“坏了,科比没了。” 妈妈说,“那晚点叫醒他起来吃早饭,让他晚一点知道。” 他都听到了,他醒了,他知道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点眼眶泛红。有一个词此刻跳到我的脑海里——trauma。
我都想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是我对自己进行的口述史记录。
昨天上午8点就到公司,上了一堂The Second City的线上workshop。 老师Gena开始的时候关于美国即兴的起源做了几分钟的介绍。我以为她会从Viola Spolin开始说起,没想到第一个名字是社会学家Neva Boyd——我瞄了一眼电脑旁1945年出版的带着旧书味儿的Neva的书。
Gena说“after the Deep Depression, there was trauma".大写的Deep Depression,那个“大萧条”,那些trauma。——我想,那些那些,正在和即将出现在迎面而来的属于我们的未来里,那些他们经历过的历史,将成为我们要去创造的历史。
Gena很年轻,比我在美国跟从学习过的老师都年轻。她娓娓道来的历史,我都很熟悉,很相信,我依然听得很投入。因为她的讲述不是“应付机构要求的流程”,她的讲述里有她自己的相信、认同和热爱。
“Help them find joy back". 帮助他们找回快乐。于是就有了即兴表演这个行业。多么纯粹。
昨天斯坦福奶奶邮件里告诉我,“我和爷爷都打了第一针疫苗了”,还配了一张新家人——猫咪Lyra的照片,跟我说“Lyra says meow to you”。连续好几次的邮件,她总是说7月份我走了以后,能和她共处一室的就只有爷爷了。我小心地分享我们做活动的照片,既想让她打起精神,又怕我们的热闹让她更难过。我更多地是写很长很长的邮件,告诉她一些很小很柔软的故事。
如她所鼓励的,write write write。
她有满满一书架的笔记本,还有四十多岁的时候环球旅行了一年回来录下的访谈。
她常常说,谁会想要花时间去听这些老故事呢,我自己都很少会去重温了。
我大概算一个泥鳅体质的人,很容易去翻腾起那些老故事和尘封的往事。
我也记录着我自己的点点滴滴,等待着这些终将飘散在生活的“意义”里的“无意义”,打磨、损耗、沉淀成为历史的一颗小沙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