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旅游,大都是跟团,对导游几乎是没有好感。在我心里他们分为两种,要么是老奸巨猾,哄着骗着让买东西抽提成,一旦目的没有达到,又换了副嘴脸,让人讨厌。要么是对着个麦面无表情例行公事地背讲解,不理会别人问,自顾自地把讲解词背会算大吉。总觉得很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或人物,被他们那么冷冰冰地一说,瞬间索然无味。我缺少文人的才识,却有着文人的矫情,每到一地儿,总想找点跟文化有关的东西填充一下。可我不愿听导游们念经似的背书,他们也不愿答我提出的疑问,一来二去,我便觉得他们只是混个工作,养家糊口而已。
有一年暑假去三峡,天热极了,很不好受。导游是个小女孩,可能刚开始带团,对什么都还不是太懂,讲也讲不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晕车,坐车上刚一会便开始吐,我怎么吐她也怎么吐,吐完立马跟上我们开始不太熟悉也不太流利的讲解。可能同病相怜吧,我格外关注她,发现她一天饭也没吃,自己难受的同时,又在极力地照顾我们。在家里还是个小孩儿,出来工作就瞬间长大,弱小的姑娘,没有一点儿娇气,没有叫一声苦。她也许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她很敬业,在我们知道她业务不熟练,放弃依赖她的时候,她并不放弃,还是克制着自己的难受,尽着最大的努力。那一刻,我对导游的刻板印象开始变化。
现在大多是自驾游,和导游已渐行渐远了。今天早上无意看到电视上在采访一个导游,他说的两句话一下子打动了我,让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改观。他好像是北京故宫的一个导游,他的讲说吸引了很多人,甚至让很多人佩服被奉为偶像,大家在他的讲解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很是受益。可每天工作结束,他卸下皇宫里的装束,就是瘫坐在那儿,动都不想动。他说:“我几乎不打电话,有事就用微信短信,我觉得说话已经是我的负担了。”这句话让我瞬间理解了那些讲解员为什么不一一耐心回答游客的种种提问了,高密度的讲解让他们筋疲力尽,回到自己的生活里,说话就是负担。我们只是一拨游客,他们却要面临一拨拨源源不断的游客,他们不是机器,已经尽力了。
当说到他们对旅游知识包括自己专属的历史知识知之甚广时,他说:“导游不是专家,但导游绝对是个杂家。”我相信,如果他只是熟背固定的讲解词,是不会吸引太多游客的,讲解之外,他也是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在这个领域,他一定是个专家,超过所有人的专家。我想仅把导游当作养家糊口的工作来混,是做不到这些的,只有心里真正的热爱,才会让自己变得如此的优秀。在自己的职业中出类拔萃,绽放光彩赢得所有人的崇拜,不正是最高的职业理想吗?
这两个导游给我上了很生动的一课,让我觉得原来每个职业都有热爱和敷衍,每个职业都有荣光和辛酸,不轻易论断别人,才是最好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