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今天学习了三首治疗痰湿的方剂。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古代剂量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半夏(汤洗7次)、橘红,各150g;白茯苓90g,甘草(炙)45g。
煎服法
上为㕮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主治
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2.导痰汤
出处
《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
古代剂量
半夏(汤泡七次,四两)天南星(炮,去皮)橘红、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半夏(汤泡七次)120克天南星(炮,去皮)橘红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炙)15克
煎服法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主治
一切痰厥,头目旋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卧不安,饮食可思。
3.涤痰汤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古代剂量
【处方】南星(姜制.二钱半)半夏(汤洗七次.二钱半)枳实(麸炒.二钱)茯苓(去皮.二钱)橘红(一钱半)石菖蒲(一钱)人参(一钱)竹茹(七分)甘草(半钱)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处方】南星(姜制.7.5g)半夏(汤洗7次.7.5g)枳实(麸炒.6g)茯苓(去皮.6g)橘红(4.5g)石菖蒲(3g)人参(3g)竹茹(2.1g)甘草(1.5g)
煎服法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此三方中,二陈汤为治痰基础方,其治疗湿痰,功效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应用时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为患者。
导痰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天南星、枳实而成。天南星辛温性燥,增加燥湿化痰之力,枳实增强理气化痰之功,故其燥湿化痰行气的作用较二陈汤为著,适宜于痰浊内阻,气机不畅之痰阻气滞证;涤痰汤是又在导痰汤的基础上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石菖蒲化痰开窍,竹茹清热化痰,人参大补元气,较之导痰汤又增加化痰开窍扶正之功,适宜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之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