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实证研究文章和科研成果。比如,如何量化幸福的相关因子分析?
我理解的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然而科研工作者却真的研究出一个统计学公式量化幸福:H=S+C+V。H是幸福,S是幸福的范围,C是环境,V是可以控制因素。
H是指幸福的持久度。幸福分短暂的幸福和长久的幸福。短暂的幸福很容易通过巧克力、喜剧片、按摩、鲜花、新衣服。但如果告诉你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我们肯定会想要知道怎么才可以持久的幸福。
只是有点我们必须知道是,现在已经超过上百篇研究证明,大约50%的人格特质由基因决定的。所以你幸不幸福,有50%是由基因决定。这是限制幸福的50%的占比因子。但是高遗传性不代表是不可改变的,比如性取向和体重不可改变,但悲观、恐惧等却是可以改变的。
S代表幸福的范围。了解幸福的范围,我们首先要清楚幸福有两个特征:
首先幸福是个恒温仪:它表示幸福有一个两端的阈值,在极左和极右的中间,便是你的幸福调整空间。一个研究追踪了22名中了乐透大奖的人,结果发现,他们最终降回原来的幸福指数附近,赢得大奖并没有使他们比控制组更加幸福;而对车祸半身不遂的控制组进行研究,最后发现他们在车祸或意外的八周内,积极情绪开始超越消极情绪,在几年后只比没有瘫痪的人幸福一点点。这些发现告诉我们,决定幸福有一个范围,这是决定整体幸福的先天成分。
其次幸福像一个跑步机:对于幸福的感受,就像跑步一样,使你很快就能适应好的事情。当你适应之后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于是幸福给你的幸福感已经了,除非你继续向前跑,继续给你新的刺激。不然,如果没有这个幸福跑步机,达官贵人应该要比平民百姓幸福很多,但实际上一般老百姓比达官贵人更幸福。
如果你了解以下科学论证,你将会让你更好的认清生活:
第一,一个重要的事件,如晋升或失业,在三个月内就会失去对快乐的影响程度。
第二,财富虽然可以带来物质的占有,但它跟幸福的相关却很低,一般来说,富有的人只比贫穷的人幸福一点点。这就是为什么西藏的人不比广州的人不幸福。
第三,过去50年,富裕国家的人民收入显著上升,但生活满意度并没有随之上升,和以前一样。
第四,新近的加薪可以预测满意度,但薪水高低并不能预测满意度;
第五,外表的吸引力对幸福没有任何作用;
第六,健康与幸福才刚刚达到显著性(即这两样东西有相关但相关程度不高,刚到统计学水平),而身体健康已经是所有资源中最有价值的一项。
但是适应有个限度,如果出现重大应激事件,比如我们永远也无法适应的事件,幸福感会明显偏低。
所以我们脑中可能有个遗传而来的掌舵小人,它使我们感到幸福或者不幸福。同时如果你了解关于幸福的两个特性:恒温仪和跑步机,那么你便会重新衡量重要事情的排序。比如在升职、加薪、财富、外表、健康中,只有健康才刚与幸福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所以当这五者冲突,你最应该保留的是健康。
明天可以聊聊,我们传统认为的:婚姻、金钱、社交、消极情绪、年龄、健康、教育等。这些因素跟幸福的相关性又是如何呢?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