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样干工作的,按时上下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待的各项任务。一以直来,我常常为我的井井有条而沾沾自喜。然而最近我忽然很困惑,我发现我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无事可做。这个发现让我感到自身的危机——我有什么用?公司用我干什么?为什么用我?一连串的问题搅得我寝食难安。
我想,我这么闲,肯定是因为我遗漏了极重要的事情,或者是有什么工作没有彻底做好,只是敷衍了事。于是,我开始努力寻找我工作中的疏忽和差错,并在做每项工作时下意识地考虑一些相关问题,尽可能地做得面面俱到。比如我在写一份汇报材料时,我要考虑到领导的时间宝贵而大幅度地压缩篇幅却不影响内容的完整和表达的清楚;同时要考虑这个材料中提到的一些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难度,并开始着手做解决这个难度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这样做的途中,我常常停下来,较有条理地和过去做工作时的情景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有效的改进和完善,然而却是一片茫然——我以前就是这样做的呀!可想而知,我这样做的结果仍然是我大部分的时间无所是事。
于是,我仍然很困惑。
我不甘心,再进一步地查找原因。
我开始把我和其他职员进行对比,想从中找出差距,从而发现我的不足。可几经观察,并未看出他们所做的工作比我多在哪里,有的甚至还不如我做得全面细致。然而令人头疼的是,他们一天到晚都似乎有做不完的工作,而且整天都能听到他们在抱怨:“忙死了,忙死了!”相比之下,我这个整天悠闲自得的人就显得极不谐调,极不自然,极不合群,仿佛他们在策划着一个什么阴谋而故意不让我知道。
我置身事外,诚惶诚恐。
偶然地,我发现了一些眉目。
那天早上一上班,科员小李叫我去吃早点,我说在家里吃过了。他就大声喊,谁吃早点,我请客!全科室的人包括科长副科长以及科长助理一哄全散了,空荡荡的屋里就剩下孤苦伶仃的一个我。这时我才蓦然惊觉,一直以来不就是这样吗?他们都相跟着去吃早点,而我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他们吃完早点回到办公室时,我已将一天二分之一的工作完成了;他们回来后,却并不急着马上投入工作,而是翻开手机刷刷新闻,找出一个共同的关注的话题,边品茶边针贬时弊地发一通感慨,或者就此争论一番。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而我,在这一小时里,已将剩下的二分之一工作全部画上了句号,完事大吉了。
接着,我又发现,我走路的速度太快了,而姿势也不很优雅,常常是两臂大幅度地前后甩开,两脚大剂量地来回倒腾,甚至能听到衣袂带风的唰唰声,好像《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日行八百里,转眼已过万重山,一看便知是个跑腿或传信的角儿;再看别人,仿佛个个都是宋江,胸怀大略,心系万民,每走一步都蕴含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哲学道理,让人品味不尽。简而言之,假如要走一段一百米的路程,当我在起点时,有一个人已走到五六十米处。当我追到并超过那人到达终点时,回头再看那人,也不过走到六七十米处。
再有,我通常是利用统筹的方法将几项工作同步进行。比如我每天一上班,将所要做的工作按照相应部门进行归类,哪些是和人事科协商的,哪些是和财务部交涉的,然后统一完成;而别人则是一项工作一项工作的进行。比如,要给办公室写两份报告,先写一份交到办公室,然后再写一份再交到办公室。
这些发现让我的困惑烟消云散,开始心安理得起来,而且还自以为采用了先进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暗暗取笑他们的愚蠢,因此信心大增。于是,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我大胆而直率地提出了我的看法并间接地指责了一些科员的官僚主义思想作风,以为科长能够对我另眼相看。却没想到竟无一人响应,就连科长也不以为然,觉得我纯粹是杞人忧天,还说:“这样想,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工作是不能粗心大意的,要慢慢来嘛,要精益求精。当然,不能否认,把工作集中起来做是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是谁能担保每项工作都能不出纰漏?都能尽善尽美?”看到我战战兢兢的样子,科长又补充说:“年轻人嘛,难免急躁,这个容易理解。急于创新,欲求突破,人之常情嘛!但是,千万不能浮皮子草,水过地皮湿!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打稳扎,才能把各项工作都做得无可挑剔!”说来说去,倒是我错了,是我的工作思路出了问题,而不是他们,这就更让我困惑了。
我茫然失措,一筹莫展。
最让我困惑的是,那个小李不久就被提干了,调到别的科室当科长助理去了。
紧接着,科里其他科员陆续都得到了提任;有的加薪,有的晋级。唯独我还是老样子,职称沾不上边儿,先进没有份儿,更何谈其他了。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做着我的本职工作,保持着我的风格,不随流,不媚俗,自我感觉良好,心里认定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一鸣惊人从而独居众首。然而全是妄想。一年半后,我成了这个科室里资格最老却职位最低的科员。至此,我才不得不对我从前的思想做一次深刻的反思了。
渐渐地,我开始心灰意冷了,工作起来就不再那么积极,也养成了早上吃早点喝茶看刷手机品评国际大事的习惯。从中我才知道,吃早点原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是可以消磨一些无聊的时间,使一天的工作安排不至于大半空洞,看起来不再那么闲;二是因为领导们多数都爱吃早点,而且在食堂里的领导都很和霭可亲,对下属们总是嘘寒问暖,体贴入微。这样就与领导私下接触的机会多了,有时还能侥幸为领导付帐。虽不可能让领导对我刻骨铭心魂牵梦绕,但至少可以混个脸熟。喝茶则显得很有派头,官气十足,一看便知是个文化人士,有修养,懂品味,气度非凡。看新闻的意义则深远得无法估量了:首先能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洞察力,有助于上下沟通;更重要的则是你能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从而确定领导交给你的任务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可以后做,哪些只是说说,无须去做,做了反为不美,凡事更合领导意图。而品评国际大事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来能够展示才华,二来可以从国际大事谈到国内大事再谈到本省本市的大事进而谈到本单位本科室的大事,借此便可吹捧一下领导,博得领导欢心。这些发现让我觉得从前如在梦中,并庆幸自己终归孺子可教,不至无可救药。
慢慢地,我走路的姿势和速度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不象过去那样火烧屁股似的横冲直撞,左冲右突,而是优雅和斯文起来,这完全是有意识的。办公大楼里铺着四零小方砖,这为我提供了走路的标准,一只脚踩在方砖的一角,另一只脚刚好迈到方砖的对角。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们所说的“方步”的含义了,我比他们做得更加到位。熟能生巧,久而久之,我就无须有意这么走了,一抬腿就能走得准确无误。
大家都说我快高升了,我志在必得。
不久,我果然被提为科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