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看了老沈的文章,突然感慨万分,失了睡意,感觉内心有些许波动,有些情感欲涌出胸腔。
两年,是漫长一生中的一小部分,是大学生活的一半。仍记得那年夏天,当各大社团组织在新生群里疯狂宣传招新时,招协,我与你初次相遇。
问了相识的学长,询问招协是什么组织时,他一脸懵逼表示没听说过,那时,心里也有许动摇,毕竟之前还一心想进校学生会发光发热。但陆爸爸的温暖相待让我对这个“没听说过”的组织充满向往与好奇。于是,有了在招协招新群里混的风生水起的粽子。
一路没什么坎坷地进了,还记得第一次部门见面老部长们点评我们六个人,到我的时候说:“粽子啊,你是靠脸进来的。”当时气的我追着他打,一边打一边吼“我明明是靠才华吃饭的!”
大一的网宣很安静,像是冬天被冻住的湖面。耐不住寂寞的我经常跑到其他部门耍,部门群没人陪我水就去大群水,水的全协会都晓得有粽子这个大水货,甚至第一次协会集体见面前就和杜日天“结了仇”。
也有过辛苦,大一还在东校区的我为了来本部开会经常两头跑,那时地铁最后三站还没开通,晚上开会太迟只能打车回寝室,那两个月打车打了两三百块钱(没得报销还是很心痛的T T)。后来地铁开通了,每天晚上十点多从学活走去地铁站也是挺凄惨的,特别是冬天,一个人,又孤独又冷(我这么可爱居然没人要送我!!!)。
除了交通不便还有做不完的微信,刚开始不熟练又精益求精经常会做到凌晨两三点,虽然结果也不太尽人意。但当时就有那股劲,排版改了又改,预览一篇就是十几条,反反复复,不觉得累,竟也不觉得枯燥。
寒假社会实践,三位一体,那时候我的生活里除了学习就是招协开会,招协拍照,做微信,做微信,做微信……
之后便是分别,在庆功宴上哭的稀里哗啦的我,密拉(前副主席)霸气地把我按在她的胸前,忘了哪个部长笑话我说“要哭也是我们大二的哭,你一个大一的哭这么凶干嘛?”然后前几天谈及换届,吴婷又说“要哭也是我们大三的哭,你们大二还好。”你说,这些人怎么能这么过分,就是不让我哭呢?
从干事到部长,第一次穿西装,第一次有小干事,第一次野心勃勃也雄心壮志,那时,我们三个人约定要让这一届网宣像活泉,不求它是波涛汹涌的海,但希望它是活水,那时的我们,充满斗志也充满希望。
我经常写感想就像是记流水账,把那些陈年旧事从老盒子里翻出来如数家珍与人细细道来。
高考那段时间的匆忙让我感受到无比充实和自己的价值,每天在接线和做微信间自由转换,比起大一的初来乍到多了一丝从容,这是招协带给我的成长。
还记得暑假在办公室一起打撸的日子吗?我们的菜鸡队,杭电第一德玛王淑婷,杭电第一女枪张嘉怡,还有杭电第一猴子徐家荣,抱着文哲男神和董奇骐的大腿在召唤师峡谷里挣扎。
(请注意,下面不是秀恩爱!)
夏哲楠是招协带给我最幸运的礼物,据他所说是暑假打撸打出了感情(-_-)所以现在整天在一起开黑的小宝贝们~嘿嘿嘿( ̄v ̄),顺便插播一条相亲广告,网宣还有七个娃没出嫁的,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了啊,都是好姑(ji)娘(lao)不要错过啊!!!
本以为自己能顾万事周全,然高估自身,对部门,对学习,对室友,对老夏都有着亏欠。想着事事兼顾,却事事疏忽。于是深感愧疚,想留而不能留,不可留,不该留,也许这一次的再见真的是分别了。
我奋斗过两年的地方,它盛开的花朵有我耕耘过的痕迹,即使我是个不合格的农夫,但我对这片土地早已爱得深沉,所以当离别的钟声响起,热泪滚烫,情难自已。
招协带给我的是友情,爱情,甚至亲情,我在这里收获感动,快乐和成长,我在这挥洒过汗水,泪水与心血。大学之路充满未知和迷茫,在招协的日子是大雾中的万丈光芒。
我感谢一个地方,叫招协。
我感谢一群家人,叫协会里的伙伴。
我感谢一段时间,叫在招协度过的日子。
招协啊,我大学之梦开始的地方,愿你未来桥更坚固,隧道更光明,愿我们此次的再见是为了下一次的好久不见。
有一句话很久之前看到的:人以国士待我,我以烈士报之。望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