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阴阳
夫妻关系和谐很重要
生于什么阴阳?大家现在最能看到的阴阳就是男女了,男的为阳,女的为阴,阴阳是个大问题。
为什么《内经》讲生于阴阳?最大的阴阳是男女。男女最大的关系是什么?夫妇。很多疾病怎么来?是从夫妇那里来的。“阴阳之道,发端乎夫妇”,孔子讲的。
中医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阴阳要和谐,也就是夫妇要和谐。现在有几对夫妻不吵架呀?现在很多夫妇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男的猜忌女的,女的猜忌男的。男的出去了,女的在家坐不住,不是相濡以沫,而是相互怨恨,这样阴阳就不协调。
阴阳不协调是疾病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疾病实际上是由这条路上来的,《内经》点的“生于阴阳”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夫妇不好了,阴阳不好了,阴阳不和了,那么生出来的子女,又在这样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里生长,这个子女不可能好。
现在很多父母带小孩来看病,反复的看。中医也好西医也好,治好了以后又犯,实际上根子在哪里?在父母身上,在阴阳身上。这点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
和谐的家庭,就是和谐的阴阳,就是“阴平阳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够健康。这点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药都没用,什么口服液都不好使。
生于喜怒
情绪是健康的关键
生于喜怒,就是生于情志,情志是很影响健康的。情志是什么?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思恐。”人为什么要法于阴阳呢?因为人跟天地是一个整体,人的情志实际上就相似于天地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这个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影响健康。“寒暑燥湿风”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忧恐”是内五行,内五行也可以致病。
王善人王凤仪,是东北的一位老人,1937年就去世了,是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可是非常了不起。他类似于中国禅宗史上的六祖,六祖也是一字不识,但是后来彻证本性,王凤仪也非常了不起,也是大彻大悟。
在他的学问里有一门很重要的学说:研究我们的情志、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理行为跟疾病的关系。我们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为不健康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行为王凤仪归纳为五点:
第一是怨,喜欢埋怨人。
第二是恨。
第三是恼,恼火。
第四是怒,容易发怒。
第五是烦。
恨人,就伤“心”,循环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决定关系的。
恼,呼吸系统,肺。
怒,就是肝系统,肝胆。怒包括闷怒、郁怒、大怒等,中风这些在中医也是属于肝系统。
烦,女同志喜欢讲“烦死人”。对不起,肾就有问题,生殖系统就有问题,烦这个因素直接伤肾。
生于饮食
冷饮会伤阳气
饮食包括食量的问题、饮量的问题,尤其现在饮酒的同志,“感情深一口闷”,这个对身体不好。
包括“寒温无节”,大量进食生冷、冰冻的东西,这个不好。尤其现在什么东西都是冰冻的,这个会损伤人的阳气。人的阳气对于生命来说太重要了,不要轻耗。救都救不及,补都补不及,你还老去伤害它。
另外一个就是荤素的问题。我们的生理告诉我们,草食动物的肠和齿跟肉食动物的肠和齿是不同的,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肉食动物都是伶牙俐齿,都是尖的齿,我们的四个牙就是肉食动物的尖齿;素食动物都是平牙,我们除了这四颗尖齿之外都是平牙。
我们有三十二颗牙齿,二十八颗是平牙,四颗是俐牙,这就是我们该吃多少荤该吃多少素的标准,大家自己去计算。
生于居处
睡觉就是养命
居处对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居处的环境实际上就是风水。过去认为这个是迷信,这是绝对错误的,有没有风水?肯定有。
只要有中医就有风水,风水跟中医是一个道理,它们都讲五行。怎么进气,门窗的走向,纳什么气,就是阴阳,就是五行,没有丝毫迷信。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人身就是五行,人的五行的秉受是不同的,所以居住的环境,这个阴阳协不协调,五行相不相合,它会影响在这个环境里面居住的人,他的心、他的身。
睡眠很重要。人生的睡眠实际上是一个补充阳气的过程。我们刚刚讲到阳气是人的命根,阳气靠什么补充?阳气耗散的途径很多,行、动、一切思维都在耗阳气,举手投足都在耗阳气。耗阳气的途径很多,可是补充阳气的途径很少,几乎就靠睡眠。
所以睡眠几乎是养阳气的唯一方式,你说重不重要?也就是养命的唯一方式。所以这个睡眠太重要了,大家真是不要等闲视之。
一大法宝就是要早睡。为什么要早睡?居处是要“有时”,睡眠是要“有时”,为什么要有时?因为天地的阳气是在这个时候潜藏,人在这个时候也是需要藏的。我们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最好的藏的状态是什么呢?睡眠。在睡眠状态下就养精就蓄锐,阳气就获得很好的补给,人的生命就可以持续发展。
中医讲肾是主骨的,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统,骨髓是由肾所主的,而肾什么时候工作呢?冬季工作,也就是一天的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钟,在肾当班的时候才造血。肾在怎样的状态下才当班?肾要人体处在藏、睡眠的时候才当班,要强调在这个时段里一定要睡觉,睡觉了肾就能够主骨、生髓、就生血,阳气就能够得到补给。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睡觉,错过了,对不起,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当然你也睡八个小时,你的这八个小时跟我的这个就不一样。现代人习惯于夜生活,显然这个是有悖天道的,这一点希望大家真正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调整自己的睡眠,“得道天助”。
我们很忙,怎么办?我们可以早一点起来干活。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么你的双休日就拿来早睡,九点钟就睡觉,就等于一个礼拜五天在透支,总有两天给你补啊。
如果那两天休息了以后一放开就熬到三四点,然后睡到十一、二点那更加完蛋。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祛病歌》
人皆盼健康,求神又拜仙。
不知祛病痛,修心第一关。
性理疗病法,救人离苦难。
祛病莫外求,向内找根源。
恨怨恼怒烦,五颗毒药丸。
恨气伤心脏,怨人胃难全。
恼人肺受损,怒气最伤肝。
烦人易伤肾,牢记在心间。
真诚求忏悔,毒去身康健。
静坐思己过,莫把别人怨。
常怀感恩心,不与人争辩。
祸福皆果报,认了了因缘。
诸恶皆莫作,百善孝为先。
心静若止水,万事顺自然。
巍巍不动性,荤腥永不沾。
无气又无火,健康福无边。
有人问病:
看刘善人讲病视频感觉很好,
也知道自己有五毒恶习气,
也知道怎么得的病,也知道跟谁生的气,就是不能走病。
老师回答:
1 看刘善人讲病视频50遍以上,
50遍只是一个基础。
每增加50遍你提高一个境界。
我看了200多遍,
看视频时间用在周六周日,把手机电话关掉。
2 你心不清净,没有进入那个境界,
因为你的心被物欲所染,财、色、名、食、睡要看淡。
如果自己的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可换个环境。
在家的得病外边能好,在外边得的病,回家能好。
3 你德行不够,
多读《百孝篇》《了凡四训》
不生病智慧平台视频 50遍
4 重点是摄耳谛听,
至诚恳切,忏悔这两个字是竖心旁,
不是用口忏悔,
真心忏悔有的是痛哭流涕,真心忏悔是以后不再做了。
5 世间法的教学目的跟传统文化教学完全不一样。
世间法教学的目的是教你获得技能,
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是教你定。
它是道,道要一门深入,
长期熏修,你才能得定,才能开慧。
恢复自身的清净平等心,你能得到真实的受用,离苦得乐。
【老人无德,一家灾殃】
【子女不孝,没有福报】
【男人无志,家道不兴】
【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