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打卡练习
读《围城》品味人物

读《围城》品味人物

作者: 中年半兽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11:55 被阅读0次

最近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围城》,喜欢得不得了,感叹相见恨晚。如果是早几年读这本书,可能草草读完,根本体会不出文章中的精妙。我这次以最慢的速度读它,甚至精彩的句子会反复地读,用心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

书中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性格特点鲜明,说出的每一句话又与性格符合。这样相辅相成,每一个人鲜活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们的五官,他们说话时的样子,犹如在看一部话剧。

喜欢之余,在此对每个人物进行简单地品读,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包涵。

方鸿渐。我对他最终的判断是一个懦弱的人,有公子哥的做派,却没有富家子弟的实力。虽然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也毫无作为。与许多情窦初开的小男生遇到香艳美女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看一样,面对搔首弄姿的鲍小姐根本走不动道,结果呢?犹如南柯一梦。只是男女双方有一些暧昧的好感,利用船上这个封闭的空间,互相消遣罢了。对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每个人的感情,自己的道理一大堆,却总爱耍脾气。生活工作一直不顺遂,但不值得我同情。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与苏文纨接触,我觉得方鸿渐最后的选择是正确的,苏小姐不适合他。苏小姐需要的是门当户对,需要的是权利与财富,这些方鸿渐无法给她。苏文纨的性格,容易和自己赌气,死要面子。得不到有才华男人的赏识,退而求其次追求婚姻带来的价值。最终她选择嫁给曹元朗,也许是为了利益,也许是为了让追她的两个男人看看。但结果是否符合她的心意,只能她自己承担。

唐晓芙,出现的戏份不多。但她应该是方鸿渐的真爱,只因俩个人的误会,错过了一时,即错过了一世。设想唐晓芙和方鸿渐终成眷属,我想无论如何也比孙柔嘉强一些吧。

孙柔嘉。按照常理说,从她的学识与家庭背景的影响下,不会造就出如此不懂体谅之人。究其原因,是姑母惯的。父母在孙小姐心中的地位没有姑母高,父母的说教她根本不会听。所以姑母犹如她的亲生母亲,言听即从。对方鸿渐的态度,她自己没有主见,多数来源于姑母瞧不起。还有就是小孩子脾气,不懂得夫妻之间的忍让与关怀。甚至会吃赵辛楣的醋,令我头痛不已。如果这种姑娘与我相识,我会躲得远远的。当然,在他们三人一起去学校报到的路上,孙小姐的表现如同大家闺秀,应该是装出来的。

好兄弟赵辛楣,这个人很怪。对苏文纨的执著,表示他对爱情专一的态度,至少是男人顶天立地的样子。可是在苏文纨婚后的那次见面,他却像哈巴狗一样绕着苏小姐花言巧语地追捧,又是图什么呢?苏文纨不会给他带来什么有力的帮助,即使有,如同施舍一般,他会欣然接受吗?对待兄弟,他义不容辞,为方鸿渐多次介绍工作,结婚随礼也是大大的一个红包。但我从这些事中觉得不会如此简单,也许是他有意为之,故意规划的一个局。赵辛楣给我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表面非常正直,内心的想法藏得很深。就如他对有夫之妇汪太太一见钟情,那段我并没有想到。赵辛楣是个闷葫芦。

其他的人,不必过多介绍。如我们身边的那些人一样,有憨厚老实的,有默默无闻的,有令人讨厌的,有装腔作势的。社会无论如何进步发展,必然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

婚姻是一座围城,社会是一座更大的围城。我们全部深陷其中,逃不掉,也走不出这个包围圈。如何在围城中豁达地生活,好多人想不明白,也做不到。他们表现出来的都是对立面,无穷的抱怨与厌烦,令整个社会充斥着焦躁不安。其实,只要从自身出发,感受他人的情绪,多做分享之事,心中自然会平静。做这种事情的人多了,社会自然会和谐。

围城,就不再是围困之意了吧。

相关文章

  • 读《围城》品味人物

    最近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围城》,喜欢得不得了,感叹相见恨晚。如果是早几年读这本书,可能草草读完,根本体会不出文章中...

  • 人生无处不“围城”

    初读钱钟书的《围城》是在上学时,对其中的人物、语言、故事背景等等理解不深,好像只记得《围城》写的婚姻就像围城,“结...

  • 现代版《围城》,你也一定深陷其中

    围城,读到一半,被书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合上书,闭上眼睛,舍不得看了,的却是一本适合细细品味的作品,每个人物都那么...

  • 《围城》:城里的生活

    读《围城》的人总说:“城外人进不去,城里人出不来。”我对这话的理解是这话折射《围城》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城外人象征那...

  • 方鸿渐回国的挣扎与矛盾

    ——初读《围城》 方鸿渐的人物形象,如果仅以他封建社会的影响或人性的贪恶来理解就...

  • 困顿人生,走不出的围城

    记得初读《围城》时,我还在上初中,那时的我并没有对书中的人物有多深刻的印象,只是单纯觉得钱钟书先生善于刻画人物的性...

  • 围城人物浅解

    最近重读钱钟书的《围城》,由于背景了解的不多,读起来不是特别理解。记录一下自己对其中人物的浅解。 方鸿渐是一个江南...

  • 《围城》人物分析

    前言:本来是想写读后感的,但是写着写着变成了人物分析,可能是里面的人物刻画的太好了,涉及剧透,如果没看过的,可以看...

  • 随笔

    《围城》窥事 我在不久前曾捧起过《围城》品味。书中钱钟书的话:“……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

  • 读《围城》

    读《围城》的时候,感触还是颇深的。即被钟书先生幽默的语言所逗笑,又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人物的感受。 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围城》品味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zx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