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次磨课之后,发现了许多问题,给接下来再备这节课指明了方向。这节课内容很长,全文共12个自然段,作为第一课时,我的课时目标是什么?对,识字、读文、分角色表演,那么第一课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三点来进行,时间不能拖沓。
上节课,对于课时目标划分不清楚,识字读文平均用力,导致前松后紧,时间把握不准,读文草草收场,分角色朗读也没进行,时间都花在了情境识字这一板块,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于内容与时间之间的掌控不明确。明天计划再次磨课,这次在内容和时间上,要管理得紧一些。
导入:读课题,随文识写,依题质疑(5分钟)
“卖”是重点,围绕“卖”字儿,开展问答游戏,谁卖泥塘?谁来买泥塘?青蛙卖什么?小动物来买什么?反复出现“卖”与“买”,发现这两个字的特点,对比区别不同,识记“卖”,并指导书写。
读文、识字,识字学词(10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要求要定位在读准,读通这两点上。
2.识字学词,出示三组词语,分别是:
烂泥塘、水坑坑
牌子、吆喝、舒服
采集、播撒、灌水、游泳
三组词语特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第一组词语,侧重了解什么是烂泥塘,出示烂泥塘图片,画面认知,初步了解烂泥塘,青蛙的居住环境;第二组强调多音字“喝”,引出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初步体会感受什么是吆喝,也可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第三组词语是形声字,学生读读发现特点,体会“偏旁表义”的特点。
3.词语集结,再次认读。
三、学习一至八自然段,分角色表演故事(15分钟)
重点:(1)引导学生朗读青蛙的吆喝(2)老牛与野鸭的话,品味话中的含义(3)青蛙的想法与行动。
这三个重点,层层递进,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发现,学生说,抓住重点词语和标点来朗读,老师从旁引导,读中体会句子的语气,感受青蛙的勤劳。
二次备课,心中明朗许多,再磨磨课,可能还会有新的思考,常备常新总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