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当魏主任把《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第4版)》的修订工作交给我的时候,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内心特别忐忑,我担心自己学识有限,辜负了魏主任寄予的厚望。但最终,我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说为了挑战自己可能有点激进了,但是为了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确是实实在在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当走完流程、签完出版合同之后,我就迎来了第一个挑战:因为第3版出版时间久远,那时候的存档文件虽然都有,但是因为现在的排版软件更新,已经打不开原始文档了。我当时找了几家排版公司,都说打开不了,后来我就放弃了。不过还好,有TXT版本文件,但是TXT文件没有排版。作者这些年积累的词汇,都是根据第3版的纸质排版顺序,将增删的内容手写在空白纸张上,如果给他一个没有跟第3版完全不一样的电子文件,他得自己慢慢找,这将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作者周叔安已经70多岁了,长时间对着电脑,他的眼睛也受不了。所以我就承担起了TXT文件排版的工作。我对着第3版的纸质图书,将电子文件弄成与纸质书一样的顺序,我花费了两周的时间,周末也在家里对着电脑排版,2021年9月,我终于把一本700多页的词典弄完了。
2021年11月,周老师把他这些年积累在纸质上的词汇都誊写到了word电子文档中,没想到这时迎来了第二个挑战——周老师的邮件发不过来。他长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经常使用hotmail邮箱,他发给我的邮件得先上传为附件,才能转发给我,否则的话,就只是转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无法下载文件。他试了好多次,还请他女儿帮忙,但还是没有发送成功,后来我就跟他开语音通话,教他如何上传附件,最后终于成功发过来了,我也能正常下载了。
我请首经贸(砚祥志远)将电子文稿打印出来,就开始了编辑加工工作。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我精读了全文,有不懂的地方就去查,即使是第3版中的内容,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去核实(当时认为需要核实的都去核实了)。另外,因为书里的服装材料部分涉及到了保护动物,我在文中加了页下注,提醒读者注意。其间,由于疫情时不时反复,社里的防疫政策也是根据北京政策进行弹性上班或者居家工作进行调整,再加上这本书比较厚,所以一直到2022年7月份才全部加工完毕。在我编辑加工的这7个多月中,作者也陆续补充了一些内容,如2021年12月7日,作者补充了一些音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50ded85a9da65bfa.jpg)
2021年12月21日,有一些小变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0d8c99053b43e1d5.jpg)
2022年1月,有几处增添和改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6e69fa5a6f56a92b.jpg)
2022年2月,作者对服装英语100例进行了修改。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b5c9dcf40c90d715.jpg)
上面的四张图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图片因为考虑到占据版面比较长,就暂时没有放上去。但是从这些图片中仍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撰写态度,以及对知识的尊重。他的手稿将页码、改动的地方、改动的内容列得一清二楚,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记,而且前文还有说明,这让我肃然起敬!
我想这就是作为编辑的乐趣吧——见到不同的作者,见到不同的作者的不同作品,从作者和作品身上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态度!
编辑加工之后,就到了复审流程。魏主任帮我联系了这本书第3版的责任编辑陈静杰老师担任第4版的复审,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陈静杰老师对这本图书很是了解,复审工作做得又快又好,看了她的复审报告,我真是觉得获益良多!
我将复审老师的意见整理了一下反馈给了周老师,周老师收到我的汇总之后就给我留言:“苗苗老师,是否有空聊两句?”我回复说:“有的,周老师。”我总结了一下,好像我们每次的语音聊天都是以此开头。因为作者在墨尔本,我在北京,我们有时差,所以有时候我们发给彼此的消息,对方因为时差问题没有及时回复,但是我们都很信任彼此,相信只要对方看到,都会及时回复。我们的聊天内容都是围绕这本书稿,他修改了哪里,为什么修改,修改之后有什么好处,甚至标点符号的修改他都对我一一阐释。我也将我们为什么请他修改或者删除某处,都一一跟他说明。
可以这么说,是周老师的认真与严谨感染了我,让我自觉地、认真负责地去对待这本书,如若不然,我会觉得汗颜和辜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36f252dcae466a66.jpg)
复审问题解决完了之后,这本书稿就进入到了终审。终审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就有一个“补充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明”。虽然我在初审的时候补充了几个保护动物的页下注,但是有些地方说明的比较笼统,比如说在涉及保护动物比较多的页面,如果都加上页下注,版面也不太好看,所以我就采取了笼统的备注方式,如“本页涉及保护动物,请不要随意捕杀”等。另外,其实周老师对这种增加页下注的方式也不太认可,他觉得这样的话,显得出版社跟作者站到了对立面,所以后面我们就跟终审老师商量,能不能统一在文前增加一个“保护动物说明”之类的页面,后来终审老师和作者都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5b49331b5eac33dc.png)
三审流程结束以后,就到了排版、申书号的流程了。申书号的时候,我跟作者核实他的国籍等个人信息,以及书名、著作方式等信息。周老师跟我确认自己的国籍是中国,不过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书名中将服装改为服饰是贵社的意见吗?”我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由于电脑输入法的问题,我把书名写成了《汉英英汉服饰分类词汇(第4版)》,我自己都没有发现,但是周老师看出来了,还跟我核实了。
排版工作我还是找的首经贸,首经贸的宁总帮我找了李文燕老师来负责这本书的排版工作。我在十一之前就将纸质书稿发给了宁总,但是十天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任何动静,我就有点着急,就给首经贸的QQ留言,问进行到哪一步了,后来才知道,因为疫情,他们居家办公,排版工作还没开始。等他们正常上班了,李文燕老师就开始了排版工作。她联系我说,书稿里面的音标有没有电子文件,我就把原先的排版存档文件发给她,她居然打开了,她说里面有一部分她能用就用了,有一部分不能用,她就用手敲上去。所以,这里请记住一点,如果遇到排版文件版本而打不开的问题,请找首经贸的李文燕老师。而且她还发现了电子文件与纸质稿的不一致之处,并跟我核实。李文燕老师也是一个非常负责的老师,她周末还在工作,跟我核实书稿信息。这本书稿她只用了两个星期就排完了,当真是神速了。
排版完成之后就到了校对流程,这本书的责任校对是寇晨晨老师,我都喊她晨晨姐。晨晨姐的校对速度也很快,针对书稿与电子稿不一样的内容也做了标记,而且这次我跟晨晨姐学到的一点就是目录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单词下面的词组很多,占了好几个页面,那肯定就用这个单词作为书眉,但是也有一个页面上有好几级标题的,这个书眉应该怎么上。后来我们就商定,如果一个页面上有好几级标题,就上最小的那个。
在我通读一校样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音标跟现在的国际音标写法不一样,比如说长元音[i:]和短元音[I]是不同的写法,长元音[u:]和短元音[u]也是不同的写法,但是第3版上写的都一样,我也拿不准应不应该修改,就去请教了我们外语部门的同事,他的建议是应该改成国际音标。但是如果修改的话,工作量太大了,不修改的话,自己心里过不去。后来就问了周老师,周老师也认为要改,后来我就请周老师将需要统一修改的音标标注出来,不同的音标我用不同的颜色笔在纸质稿上标注出来,统一修改了。
不过统一修改了之后,又出现了新问题,因为并不是带有冒号的元音音标才写作长元音的形式,不带冒号的元音音标也可能写作长元音的形式,至于说有什么规律,我还没有查到,所以只能再将书里的音标统查一遍,后来又请作者核实了一遍全书的音标。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况且作者年纪也大了,不能长时间盯着电脑看。我记得我在新冠阳性的时候,还在跟周老师核对音标的问题。除了英语的音标之外,还有法语音标的问题。有些单词来源于法语,是放法语音标呢,还是放英语音标呢,在法语单词后面放英语音标有些奇怪,但是放法语音标又怕读者不懂,而且作者查法语音标的时候,还发现了两个不一样的写法,不知道该以哪个为准。但是为了最后的严谨,还是放了法语音标。
这时,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误。我从周老师那里了解到,第3版的音标都是他一个一个查过的,那时候编辑也一一核实过了,所以音标肯定没问题,我在初审的时候就放松了对音标的审查,以至于到一校的时候才发现。吃一堑,长一智吧,后面的修订版图书,我不再抱有这种侥幸!
作者看作者样也是校对中的一环,如果作者有改动的话,我们就需要将作者样誊改到一校样上。在这个过程中,周老师极可能详细地把需要修改的地方一一标注清楚,音标统查、统改,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止如此,作者还认真核对了印前样,十分细致,令我佩服地五体投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21149745a2db043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df67a7141a39dfb6.jpg)
印前样确认好了,蓝纸看完了,你以为这本书就顺利地印刷了,然而并没有!因为后面又发现了一个错误,在421页,Y后面多了一个"]]"。我也很纠结,不换掉心里过不去;换掉要耽误出版进度,而且这里还不影响阅读,有必要重新换么?说难听点,我当时有想过,如果我不那么认真地检查就好了,如果我没有发现这个错误就好了,那么我就能“心安理得”地放过这个错误了。但是最后,这一页还是换了,只为问心无愧!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14d64ca7b4ab81aa.jpg)
2023年3月16日这本书正式入库,这时候周老师联系我,问我印刷进度,说他有两个朋友3月20日从长沙去澳大利亚,如果印刷好了,就请把样书寄给他的朋友,这样他的朋友就可以把1本样书带到澳大利亚,他就能早点看到样书了。合同上约定送给周老师10本样书,另外的9本寄到长沙,由他弟弟帮忙保管。3月27日,周老师给我发消息,说他在墨尔本收到样书了,而且对样书很满意。还给我发了拆袋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4251/caad5dc2d88b96d6.jpg)
作为一个图书编辑,每一本书都是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作者的满意和读者的好评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希望读者能看到书中满载的来自作者和出版者的诚意;希望读者阅读此书之后能有收获,哪怕只是学会一个词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