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浩瀚文海,你征不征服

浩瀚文海,你征不征服

作者: 易樂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23:33 被阅读29次

    【00】知识爆炸的今天,你读不读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家可能多少都会有些感受:

    一连上WiFi,锁屏上的app通知接连不断;微信里订阅号的红点,点都点不完。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在加快,知识产品呈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在借助互联网实践"知识共享"。

    真应了那句小学课堂上老师反复念叨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互联网冲破了人际围墙,人与人的交往不再仅局限于地域,局限于你所能及的距离,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交工具和天南地北的人侃大山,也可以和idol直接互动。然而,它却使人和人的套子更加分明。究其根源,是各人有各人care的点,更深一层次地讲应该是人与人的知识差距。毕竟,你所care的,会直接影响你接受某些领域知识的主动性。比如说你从事某一行业,学习某一专业,不论你喜欢与否,当有与其相关的信息出现,你都会去关注,并且是潜意识的。

    《罗辑思维 第205期 | 这一代人的学习》里谈到,“知识本身现在越来越是一个具体的利益”,知识影响着你的消费体验,知识可能帮助你实现阶层突破。

    但是,你可能也会有像我这样的经历:

    和某人谈起一个话题,想要引证论据,念头一闪而过却怎么都记不起原句。掏出手机来搜,发现自己记住的细节不足以将其搜出。好一点的结果,事后……事后才想起来;糟糕一点的,要纠结好几天。

    所以,这是为啥呢?因为就算你看过、你知晓,你也只是曾经拥有,而它并不属于你。

    知识是碎片化的,而学习却是结构化的。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串起散落的知识绳索,征服星辰大海。

    毕竟当你遇到一个心仪的妹纸的时候,

    你可不想遗憾终身吧

    好了,有些扯远了。咱们先来预习一下。

    之后就请各位看过带上瓜子,听在下娓娓道来。

    注:本文基于秋叶大叔(微信号:PPT100)的读书法,结合许岑(微信号:soloist_xucen)的自我反馈机制、三公子(微信号:sangongzi0906)的碎片化知识整合大法,以罗振宇(微信号:luojisw)的《罗辑思维 第205期 | 这一代人的学习》为例展开。


    【01】输入:碎片阅读怎么读

    1.任务驱动,有效学

    (1)出于兴趣,为了巩固知识,你可以考虑把所学的知识。

    (2)受生活、工作所迫而不得不学,那就基于需要完成的任务,在做中学。

    来个栗子:你的工作需要你做一个表格,然而你Excel技能为零,其中涉及的公式你一概不知,可你又必须完成这个表格。本想拉个赞助拉不到,甩锅又无处可甩,咋办?先做起来,一遇到不会的就找度娘,Excel技能随着工作的深入一个个慢慢点亮。

    最后,你会发现那些被你一时兴起丢在收藏夹角落的什么《九项必备Excel技能》,你自己做个表格就啥都会了,而你做表的时候并没有想起它。

    现在是不是想揉揉膝盖,清清收藏夹?

    收藏起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你的。收藏的越多,你“知识焦虑”的程度就越重。很多东西,即便攥在手里,也不定是你的。啥叫“人剑合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学习亦如此。

    2.碎片知识,结构学

    (1)建立框架,层层捋顺

    根据你需要学的主题或文章,建立学习框架

    学习某主题,你需要的是先啃一本入门经典作,以此为基础(框架),再以你搜集的主题相关资料填充、丰富框架。

    而学习一篇具体的文章也是如此。

    (2)方法论

    在这里,安利一个读书方法「框读法」(《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阅读陌生领域的图书,你需要一个相对有整体感的框架。比如先通过阅读书籍前言、后记、目录部分,初步了解本书存在的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大概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速读一遍建立对这本书的初步框架。然后再开始阅读书本内容,在阅读中丰富自己之前建立的框架。

    (3)具体做

    咱们对应到今天互联网上的文章,来说一个公开的小秘密。

    这世界上存在着三种作者:善解人意型、傲娇任性型、一般大众型。

    ①善解人意型作者,特别仁慈。很清晰地洞察了碎片化阅读者的心理,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写文不外乎就三种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不知道是啥的,小学语文课本自己翻),起文处有提要,中间展开堆例子,文末点题上总结。对于这类文章,刷啦刷啦着看看开头、结尾就能明白整体架构,再去细读文章也会清晰地多。

    又是栗子:硬派健身《为身材好?为力量大?深蹲姿势大不同!》


    ②一般大众型作者,占大多数。这类作者在用文章教育我们,学习没有捷径,"不动笔墨不读书"。前无摘要,后无文章内容的总结,但文中内容有明确的标题分级。那你说遇着这种咋办?先快速浏览文章,根据分级标题,自己捋呗!

    ③傲娇任性型作者,这类就得视文章情况而定了。若其文如老太太的裹脚布又长又丑,不要犹豫,"原来放弃如此轻松";若只是干货太硬难啃,而咱又必须啃的话,那就踏踏实实地一段段总结提炼要点、摸索脉络、串联全文。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开头、结尾有没现成框架。有,直接用;没有,先文中标题找,再没有视情况决定是否自己捋。然后根据框架,细细阅读内容,填充框架。

    你以为这样就完咯?

    不,其实你读了一个假的正文。

    以下是实实的干货,比丢了水后的工折户还干,请收好!


    【02】内化:文章内容怎么整

    以上文提到的《罗辑思维 第205期 | 这一代人的学习》为例:

    1.理清结构,建立框架

    罗胖就是这么善解人意——

    咱划拉到最后,就看如上总结

    以此为框架,现在回过头来看全文。

    2.提炼观点,充实框架

    我的惯用做法是:根据结构(可以套用、改写文章标题,拟出知识点),建立思维导图(幕布App),结合文章边看边填。

    以“框架+知识点+简单事例”来写——


    详细版,戳我

    友情提示:像这类的文章篇幅都不会太长,所以用思维导图记录足矣。若知识点繁琐,文章干货太多太难嚼,思维导图用起来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但把它作为理顺结构脉络的工具还是不错的。


    【03】产出:自我反馈怎么做

    文章再好,那只是别人的产物。

    咱老前辈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前两个步骤是如何去读(导入)、去整(内化),现在是最关键的步骤——产出,也就是你必须给自己一个反馈。

    许岑(锤子老罗曾经的ppt小能手)在《给自己制造反馈》中提供了三种建立自我反馈机制的方法,在此可以借鉴:

    1.文字类反馈(阅读文章,写摘要)

    2.语音类反馈(学习语言,录发音)

    3.肢体类反馈(身体运动,录影像)

    不知道各位看官到这有没发现,我一直在做的,就是文字类的反馈。

    当你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后写出自己的东西,那你才是真正的get到了。

    在我曾经写过的《碎片化知识整合》中,关于网课的学习:

    此文,就是该知识点的实操。


    【04】总结:就是这么贴心

    碎片化阅读已然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的一个便捷、有效的途径。

    然而知识可获得性的提高却加剧了人们的“知识焦虑”,让人无所适从。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碎片阅读怎么读,建立知识框架,填内容

    2.文章内容怎么整,巧用思维导图,顺思路

    3.自我反馈怎么做,写文录音录像,三选一

    这波干货,你接好了吗?

    我在这里等你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浩瀚文海,你征不征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e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