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只想找一份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可心里有些害怕。毕竟自己不是相关专业毕业,尽管也写了很多的文字,但还是无法鼓起勇气,勇敢的去尝试一番。
偶然看到《谢谢努力的自己》中的一段对话,貌似又给了自己新的希望。
我说,我喜欢文字
我姐说,那你为什么一直在找与这个无关的?
我说,学历低,没经验
我姐说,你只是在找借口
看到这段话后,心里有很大的感触,原本是不打算再看心灵鸡汤文和励志文,但还是忍不住去阅读了这本《谢谢努力的自己》。
《谢谢努力的自己》,是二月份刚出版的新书,作者笙箫。这本书,写了生活,写了奋斗,写了人生,还写了挫折。看完这本书,确实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看完整本书,我想从两方面来大致介绍这本书。
一:图书的用心排版
刚拿到书的时候,就被文字的排版所诱惑。

《谢谢努力的自己》一共分为六个章节,首页在每一章节开始前,都有一句概括本章节内容的句子,能够让读者随心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或者更需要的内容直接阅读。而每个句子上面都有一个空着的四线格,也就是给了读者一个留白,可以让读者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而我则是用英语写下自己对每一章内容的理解,当然不同的人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写下不同的感受。

其次,当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每篇文章篇也都有一句中心句,能够直击读者内心,瞬间触动读者心灵,让读者产生共鸣。我一直觉得文字的最大力量,就是能给人一种共鸣感,从而缓解读者心灵。
从以上两点分析,无疑这本书的排版是成功的,不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而且给了读者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文章内容贴近生活
人生总要经历的那些事,在文章中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每个人的故事不同,每个人的结局也就不同。
在文中,作者借用身边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努力”是自己的事,也只有“努力”过,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提到作者亲戚不断地转换工作,在很多人看来,频繁地转换工作是一件不好的事,人们常常认为这是间接地说明这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方式。而其实不然,就像文中说到的,只有经历过,努力过,最后你才会真正懂的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文中,作者也反复提到自己当业务员的故事,作者也曾努力过,失败过,当然也痛苦过。但作者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努力。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没有努力过的青春不算青春”。
借用身边人和自己的故事,能够使文字表达更有情感性,也就更能打动读者,也就更有说服力。
因个人的生活和困惑有所不同,每个人对书的感触也就不同。但不管怎样,“努力”从来也不是任何一个阶段的特有名词,它可以伴随一生。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努力”,其次坚持“努力”,最后感谢“努力”的自己。
网友评论